2024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行业竞争的加剧、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我市建筑业总产值总体增速放缓。

一、基本情况及运行特点

(一)总产值增速放缓

2024年,我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等级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建筑业企业”)24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

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依然占主体地位。2024年,全市建筑工程产值133.3亿元,同比下降1.9%,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91.1%;安装工程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32.0%,占比6.7%;其他产值3.3亿元,增长72.3%,占比2.2%。

从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2024年,全市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两行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4.2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98.5%。其中随着保交楼项目加快推进,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78.6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7%。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建筑业产值65.6亿元,同比下降3.3%,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8%。

(二)企业施工能力增强

从承包工程完成情况看,自行完成产值占主导地位,企业施工能力增强。202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且自行完成工程产值12929.63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98.2%;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产值2.7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8%。

(三)本年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

2024年,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322.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75.9亿元,同比下降5.5%;本年新签合同额147.1亿元,同比增长18.6%。

二、关注问题

(一)龙头企业发展不及预期

2024年,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4亿元,同比下降17.3%,下拉全市建筑业总产值5.2个百分点,产值下降主要受头部企业体制改革影响,承揽矿建工程减少。二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3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5%。三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6%。

(二)房屋建筑新开工意愿较低

2024年,在房地产业调整态势延续的情况下,全市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639.6万平方米,下降24.2%;房屋竣工面积729.2万平方米,下降17.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3万平方米,下降40.3%。

(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从四季度财务快报看,有工程量的建筑企业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下降12.4%,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下降50.8%,营业税金及附加0.5亿元,同比下降14.5%。

三、工作建议

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企业改制变动、市场不及预期等不利环境中,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筑企业发展,提高资质水平、提升竞争能力、开拓域外市场促进建筑业企业向好持续发展。

(一)坚持因地制宜,提升整体竞争力

鉴于我市资质以上企业以房屋施工和土木工程为主,要着力培育打造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市场竞争里强的大企业,带动全市水平提高。一是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出台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对一、二级资质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专业水平高、技术力度强、企业信誉好的龙头企业,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二是对国有控股企业要进行有效整合,去弱存强,培育壮大企业实力,成为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集管理和融资能力一体化优势的大企业,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我市建筑企业转型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突破,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变。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发布全市建筑行业发展动态,制定符合未来市场预期的相关政策,如针对装配式建筑及绿色、智慧建筑技术设立补贴,布局新发展方向,拓宽企业出路,让小微企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二是设立奖励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升级企业资质。同时吸引域外企业落后晋城,增强我市建筑业实力,促进本地企业做大做强。

(三)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产业链聚集

进一步完善建筑业市场监管和服务,规范市场行为,支持建筑产业链聚集。一是引进咨询、设计、研发等上游产业企业,重点引进与我市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链企业,并支持有能力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以产业联盟或者资源、资产、资金等形式,形成设计、建材、施工、建筑装备、建筑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二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全力当好企业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市场开拓的服务者、纾困解难的贴心人,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入企服务,助力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