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晋城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能力整体上稳步提升,呈现出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双增长,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行业研发活跃度3升3降。

一、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

R&D(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和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晋城市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30.38亿元,比上年增加12.90亿元,增长73.80%,增速在全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一。从活动类型看,实验发展经费投入是企业R&D经费投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2023年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0.02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投入0.26亿元,实验发展经费投入30.10亿元,分别拉动全市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增长0.13、-0.79和74.46个百分点。

(二)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双增长

从专利数量看,科技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实现双增长。2023年,全市规上企业专利申请数913件,比上年增加233件,增长34.2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297件,比上年增加145件,增长95.39%,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32.53%,比上年提高10.18个百分点。全市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数174件,比上年增加82件,增长89.13%,占全部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11.73%,比上年提高6.28个百分点。

(三)制造业R&D经费投入占比提高

分行业门类看,制造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比提高,目前已成为我市投入主力。2023年,全市R&D经费投入中,采矿业投入7.81亿元,占比25.69%;制造业投入21.84亿元,占比71.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入0.60亿元,占比1.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入0.12亿元,占比0.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入0.01亿元,占比0.05%。(表1)

(四)行业研发活跃度3升3降

研发活跃度(开展R&D活动企业占规上企业的比重)高低是一个地区研发活力的体现。2023年,我市规上企业研发活跃度15.27%,比上年下降0.20个百分点。分行业门类看,有R&D活动的行业门类研发活跃度3升3降。其中,上升的行业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的行业是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表2)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研发资金来源相对单一

从研发资金来源渠道看,企业研发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超过9成的研发资金依靠企业自筹。2023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资金中,30.27亿元为企业自筹资金,占比99.62%,比去年下降0.11个百分点;0.05亿元为政府资金,占比0.16%,比去年下降0.26个百分点;0.07亿元为其它来源资金,占比0.22%,比去年增加0.15个百分点。

(二)企业研发人才队伍仍需加强

研发人才是研发创新的主要执行者,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从2023年数据看,全市规上企业R&D人员9034人,比去年减少137人,下降1.49%。全市规上企业的159个研发机构中,博士、硕士学历人员占机构研发人员比重分别为0.47%和3.42%,比全国1.25%和11.66%(均为2022年数据,2023年数据暂未发布)的平均水平分别低0.78和8.24个百分点,比全省0.82%和8.21%(均为2022年数据,2023年数据暂未发布)平均水平分别低0.35和4.82个百分点,高学历研发人员力量较为薄弱。

(三)研发成果转化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2023年,全市规上企业共有有效发明专利546件,其中,未被实施发明专利297件,占比54.40%,比去年提高10.07个百分点,超过一半的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未被实施转化,研发成果商业化程度不高,成果转化能力有待加强。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研发资金投入

我市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中政府资金占比低,主要依赖企业投入,导致全市研发投入直接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政府需要发挥更多的支持服务作用。一方面,要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对政府承诺的研发配套资金和补贴款项及时拨付到位。另一方面,以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配合为抓手,围绕我市钢铁、铸造、煤化工、光机电、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加大政府资金对企业研发活动的直接投入,引导和激励企业科技创新资金向这些产业流动,充分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二)壮大科技研发技术人才队伍

拓宽人才招引渠道,定期集中组织各企业参加对口专业院校校招,谋划召开科技人才对接会等活动,大力吸纳青年人才。积极对接北上广、长三角,发挥上海科技服务驿站、长三角博士工作基地等资源优势,定向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针对我市主要产业链,建立完善人才招引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全力做好做实科技人才服务工作,根据引进科技人才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三)促进研发成果转化

一是加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大力培育技术转移服务载体,一方面从创新活跃度高的地区引进成熟企业来我市设立分公司,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技术经济人,配置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个环节,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扩大研发支持政策覆盖面。将研发成果产业化也纳入支持范围,精选打造一批研发成果转化标杆项目,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项目转化全流程规范大力推广,有力提高我市企业研发成果转化率和研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