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抓好“十件大事”,着力稳增长、扩需求、育动能,各项政策效能加快释放。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态势,结构向好、动能增强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发展底盘更显稳健。

一、经济运行稳字当头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在宏观上行拉力与下行压力胶着中彰显定力,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5%,高于一季度(6.3%)0.2个百分点,持平上半年。总量实现1662.6亿元,其中三季度完成608.8亿元,是今年以来单季度最高,为决胜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98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629.2亿元,增长4.0%。

(一)生产供给持续提升

农业生产保稳运行,畜牧业拉动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较上半年(5.1%)放缓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牧业增长7.4%,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分产品看,秋收进展顺利,全年粮食生产丰收在望;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2.5%、园林水果产量增长4.9%,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8.8%,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增加值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4.5%。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非煤行业支撑加大。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934.9亿元,同比增长8.4%,较一季度(8.0%)和上半年(7.7%)进一步加快。7月、8月、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4%、3.6%、7.7%,增速逐月递进,1-9月累计增长6.8%,产销率达到95.1%,较1-3月(93.2%)、1-6月(94.8%)分别提高1.9个、0.3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7.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非煤行业在上年高增长(22.0%)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增长(4.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8月增速最高达到17.9%,拉动规上工业当月增长4.3个百分点。非煤行业中,钢铁行业增势最为强劲,1-9月累计增长13.3%,单月增速最高达到46.2%。

服务领域保持平稳,消费性服务业张力十足。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半年(4.6%)有所回落,仍高于一季度(3.5%)0.5个百分点,排位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水平,“稳”的态势基本巩固。消费性服务业发展较快,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6%和8.0%,以信息、科技、文化等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0%。

(二)有效需求不断激活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领域投资加快。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今年以来较快增长态势,实现投资额535.8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全省(2%)6.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0.6亿元,增长35.8%;第二产业203.2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302.0亿元,增长2.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4.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7%。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今年以来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1-9月分别增长26.9%、38.8%,尤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达1.5倍以上。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升级类商品需求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3亿元,同比增长3.4%,较上半年放缓0.3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8%,用38.6%的市场份额贡献了88.2%的增量;限下企业(单位)相对低迷,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6%,低于限上6.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占比(83.0%)较大的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0%,快于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4%)。升级类商品需求向好,可穿戴智能设备、化妆品类、新能源汽车、家具、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等消费品分别增长310.2%、54.3%、49.3%、36.2%、26.9%,成为消费新亮点。

二、高质量发展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在稳中求进中呈现出逆势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一)结构循序改善,市场活力稳步增强

产业结构恢复调整。今年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3.2:59:37.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同期(36.9%)提高0.9个百分点,较2023年和2022年全年分别提高5.8个、7.2个百分点,近年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持续缓解。规模工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占比(71%)较上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非煤行业占比小幅攀升,产业均衡性有所提高。

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全市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38.0%,较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42.9%,较上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进一步提高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比56.4%,较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占总投资的比重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继续增强。9月末,全市经营主体23.6万户,1-9月新登记经营主体2.3万户,其中9月新登记0.3万户,环比增长11.1%。前9个月,规上法人单位净增71户,占全省净增户数(344户)的20.6%。规模以上工业中私人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1倍、23.6%。1-9月进出口总额实现32.5亿元,增长5.5%,增速自6月由负转正后持续稳定、态势积极。

(二)新动能加速蓄积,重点领域转型加快

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农业开放性增强,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快于农业增加值增速6.4个百分点;工业含金量提高,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7%,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4个、3.4个百分点;服务业稳中提质,1-8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2.0%,规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研发支出同比增长65.0%、营收13.8亿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6.1%、15.1%、10.2%。

现代产业体系卓有成效。光机电产业聚焦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1-9月光电子器件完成43亿件,同比增长11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规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快于规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5%,持续了今年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文旅康养产业需求逐递释放,全市重点监测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8.9%,旅游经营性收入增长15.7%;1-8月规上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增长2.0%,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9.8%。

(三)财政金融运行顺畅,共享发展步伐稳健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7亿元,较上半年增收45.1亿元。其中:税收完成9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48.1%)较上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8.4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民生支出244.8亿元,增长3.2%,占到一般预算支出的76.9%。

金融服务持续加力。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8%,快于存款余额增速(7.7%)6.1个百分点,存贷比为73.5%。其中住户经营贷款增长39.7%、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长36.1%,全口径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较一季度(8.2%)、上半年(10.0%)进一步加快,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6.5%,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6254元,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省(5.0%)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快于城镇居民(4.4%)2.4个百分点,快于全省0.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较上年同期缩小0.04。收入稳定增长是促进消费持续形成的最有力支撑。

三、稳增长基础仍需巩固夯实

当前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从外部环境看,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自身条件看,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运行不断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等,均需要努力化解、积极应对。

(一)企业经营仍显不力,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压力较大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涉及的33个行业大类中,仅15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全市70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304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全市列统的76种产品中,31种产品产量较同期增长,无论从哪个维度衡量,增长面均不达50%。1-8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额同比下降38.5%,其中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最大的煤炭行业,受价格波动影响利润降幅高达49.4%。同时,2023年四季度工业较快增长,尤其11月增速达到17.1%,对今年四季度形成了较强的基数效应。特别是非煤行业上年全年增速为18.7%,今年前三季度仅增长4.1%,四季度实现快速增长较为困难,对工业的支撑趋于乏力。

(二)部分领域持续低迷,服务业增长空间有限

今年以来,服务业7大主要行业中,有3个行业(合计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持续低位运行。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三个季度中两个季度呈现负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分别下降1.4%、1.7%,两个行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超过25%,拉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服务业中比重最大(30%)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在低起点基础上仍呈逐季下滑态势,前三季度增长0.7%,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不到5%。高产出是全过程积累的结果,前三季度的发展态势已是对全年走势的基本定型,在宏观下行压力下四季度难承重压。

(三)新入库项目支撑不足,投资仍需有的放矢

前三季度,全市新入库项目614个、总投资447.7亿元,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但投资规模减少259.1亿元。全年预计新入库项目数量和体量将现“双下降”,投资后续乏力的问题将更加凸显。1-9月,10大总类行业中3个行业投资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其中服务业领域的教育和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分别下降43.4%、8.8%,势必对后期产出增长造成影响。

四、聚力补短板稳增长,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四季度,随着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陆续显效,全市经济稳步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将持续累积,全年经济进中提质仍有潜力和空间。全市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聚力挖潜力补短板,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着力深化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一)统筹兼顾,持续推动工业稳产增效

继续强化工业稳增长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加强产量、价格变动监测,统筹抓好生产调度,持续巩固工业经济前期较快增长优势,全力支撑全年任务完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推动能源工业稳产增效,特别是煤炭行业要强化产运销衔接,持续推进产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企业依时依势主动求变,克服不利因素影响,促进降本增效,切实提高经营收益,坚定发展信心。加快推进工业转型,持续做好省、市级产业链强基升级、专业镇扩规提质,通过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芯”量。

(二)精准施策,大力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

紧盯服务业中占比较大的重点行业,强化预警研判和针对性扶持,力促各行业稳中有升,特别是房地产业,要抓住近期中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各项政策契机,加快推进各项目交付使用,以人口的集聚效应拉动零售、餐饮、通信、文化、居民服务等服务行业扩容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本地特色产业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加快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密集型升级,在创新发展中持续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尤其文旅康养产业要紧跟当前“黑神话·悟空”激活的文化热浪,做实做足基础建设工作,做好全方位宣传,不断丰富供给体系,重点在流量“变现”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增值创收能力。

(三)蓄势赋能,强化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

项目是经济的载体、发展的源动力。要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科学建立健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压实要素保障部门工作责任,最大程度地为重大招商项目提供用地、用能等要素及支持服务保障,全力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地生根,推动落地建设项目扎实有序完工,推动竣工投产项目接力成规达效。切实做好项目成果转化工作,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新动能加速发展,加快产业向“新”向“绿”转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