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企业生产预期不断改善,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得以巩固和延续。上半年,我市主要行业、地区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煤炭行业支撑有力,煤层气行业表现活跃,装备制造业保持增长。但经济增长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依然偏弱,钢铁行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较大,企业经营状态仍处低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9%。其中,6月份,受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2%。

(二)近半数行业实现增长

上半年,全市列统的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48.5%。主要行业中,除化工、电力、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外,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和钢铁行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4大行业合计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114.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14.5%。与一季度相比,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升,回升面为60.6%;其中,煤炭、煤层气等行业分别回升3.2个、2.6个百分点。

(三)各地区工业增势强劲

上半年,全市7个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开发区、阳城县、沁水县3个地区增速高于全市。具体来看,开发区受益于今年6户新增企业入库拉动,增加值增长11.1%;阳城县煤炭行业较去年同期生产加快,拉动作用大,增加值增长9.5%;沁水县煤炭和煤层气行业双发力,增加值增长8.7%。3个县区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个百分点。

(四)工业利润有所改善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0%,增速较1-2月、1-3月、1-4月、1-5月分别收窄32.5个、16.7个、16.9个、8.7个百分点。分主要行业看,,煤炭行业、煤层气行业、电力行业增速较一季度均有所增长,分别增长20.1个、0.7个、75.2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化工行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扭亏为盈,扭转了一季度利润总额为负数的亏损局面;仅装备制造业出现亏损局面。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一)经济回暖趋势明显,产销增长更显活力

从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结果看,二季度,91.5%的企业认为本季度行业运行状况一般或者良好,94.5%的企业对下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合理预期保持在一般或乐观态度,77.5%的企业认为本季度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处于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82.6%的企业表示产能利用率较一季度持平或提升。从企业销售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产销率94.8%,较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销售产值增速恢复明显,上半年销售产值同比下降5.9%,高于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总体趋于改善,市场整体环境发生积极变化,带动工业生产逐步加快。

(二)煤炭行业持续恢复,拉动增长作用增强

上半年我市第一大行业煤炭行业延续一季度以来的增长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9.9%,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90.3%,拉动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从出厂价格看,煤炭行业1-5月份价格降幅持续收窄,6月份首次转为增长,市场需求恢复向好。从细分类型看,煤矿月度原煤产量总体上升,6月份产量为上半年最高,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洗煤企业增加值增速虽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是主要拉动力量,拉动煤炭行业增长6.6个百分点。

(三)煤层气行业支撑有力,增长贡献较为明显

上半年,煤层气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7.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从出厂价格看,煤层气6月份价格指数年内首次实现同比增长,液化天然气价格从4月份开始呈上升趋势,6月份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从细分类型看,煤层气开采业受益于“增储上产”政策落地,新井投产,产量上升,上半年煤层气产量同比增长15.8%,增加值同比增长15.0%,拉动煤层气行业增长9.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液化企业上半年增加值同比下降8.4%,虽仍处于下降状态,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9个百分点,且大部分液化企业反映市场行情逐渐回暖,对下季度行业运行状况有良好的预期。

(四)装备制造业保持增长,市场情况积极向好

上半年,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9%,虽较一季度回落9.4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装备制造业所属的八个行业大类中除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下降外,其余行业增加值增速均为正增长,其中,受富士康集团的拉动影响,占比最大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6%,拉动装备制造业增速增长11.5个百分点。

(五)新入统企业成长较快,民营企业表现活跃

上半年,全市新纳统的57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58.1%,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9.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上半年,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达16.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钢铁行业市场需求疲软,拉动作用逐步减弱

今年以来,钢材市场行情在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复杂性,在面临价格震荡、需求疲软的挑战下,企业生产逐渐放缓。上半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一季度、2023年全年分别回落11.9个、15.3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5.3%,较一季度下降12.3个百分点。

(二)企业盈利压力较大,经营策略仍需改善

当前,工业企业虽然在存货的周转速度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上有所改善,但是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表现较差,生产经营压力较大。经营成本改善不明显,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83.7元,同比增加3.2元;成本控制能力较弱,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5%,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资产利用效率较低,6月末,总资产周转天数为797.2天,同比增加75.9天。

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相关建议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能源产业改革,继续发挥煤炭作为“压舱石”的作用,同时积极推进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扎实推进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加快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是深化产业链建设,强化专业镇产业集聚。明确产业链发展路径,细化产业链布局,明确各条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关键节点和突破重点。比如,钢铁、光机电、煤层气、装备制造、煤化工、新材料、建材、医药、丝麻纺织服装等产业链,需分别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实施“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建立健全产业链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企业间的沟通协作,共同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培育特色产业专业镇,聚焦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镇,制定专业镇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鼓励专业镇内的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强强联合、兼并收购,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围绕国家和省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系统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注重项目的数量、质量和体量,确保项目能够落地实施并产生实效;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一办三中心”的职能作用,运用重大项目“指挥部+公司”、定期调度、集中观摩等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早日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