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紧盯企业入库,狠抓提质增效,积极挖掘建筑业的发展潜力,充分调动广大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筑市场运行较好,行业保持较强韧性。但受市场需求预期下降、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建筑业工程项目储备不足、民营建筑发展缓慢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总体情况

(一)建筑业总产值保持稳定增长

2023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共计完成144.8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分构成看,建筑工程完成产值依然占主体地位。2023年,建筑工程产值完成135.9亿元,同比增长5.6%,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93.8%,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5.3个百分点;安装工程产值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9%,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5.1%,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0.1个百分点;其他类建筑业产值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15.9%,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1.1%,影响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下降0.2个百分点。

分行业大类看,房屋建筑业产值完成74.2亿元,同比增长4.4%;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完成67.4亿元,同比增长8.8%;建筑安装业产值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1.8%;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完成1.7亿元,同比下降46.0%。  

(二)续建项目进度较快竣工面积增加

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今年新开工项目减少,房屋施工以续建项目为主。2023年,房屋竣工面积17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0%,房屋竣工价值37.9亿元,同比增长35.3%。

(三)吸纳就业作用显著

建筑业的平稳发展不断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2023年,全市建筑业企业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3.8万人,同比净增4000多人,增长12.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6万人,同比净增3000多人,增长22.7%。建筑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今年行业呈现的特点

(一)二级资质企业发展较快

随着建筑业企业提质增效,二级资质企业发展快速。2023年,一级资质企业7家,建筑业产值完成44亿元,同比下降6.7%,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30.4%;二级资质企业49家,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24.7%,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35.0%;三级资质企业180家,建筑业总产值完成50.2亿元,同比增长0.6%,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34.6%。

(二)国有控股企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2023年,全市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2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4.8%提高到56.8%,增长2个百分点。

三、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新签合同额及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双双下滑

2023年,有工作量的总承包和专业分包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307.5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21.5亿元,同比下降19.3%。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3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5%,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5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7%。企业新签订合同额下降不利于后期产值增长,发展后劲受限。

(二)民营建筑业发展缓慢

2023年,全市民营建筑业企业共完成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0.6%,低于全市增速4.5个百分点。民营建筑业发展减缓,企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与工程项目任务不足的矛盾突出

总体看,目前全市建筑业企业施工能力供大于求,市场同质化竞争依然存在。2023年,全市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168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71.2%,较去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无施工项目企业比例有所扩大。

(四)企业资质偏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

目前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仍处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企业竞争实力普遍不足,对外承揽工程能力弱,导致全市部分建筑业市场份额流失。全市在库的236家建筑业企业中,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仅有7家,占企业总数的2.9%;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有49家,占企业总数的20.8%;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有180家,占企业总数的76.3%;无特级企业。

四、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持续优化环境,精准帮扶企业

要坚持问题导向,认清存在差距,加快当前针对恢复实体经济的各项纾困增效政策落地显效,特别是在施工保障、工程款清欠等方面出台更大扶持力度的相关政策,有效解决本地建筑业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及工程款回收慢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各县区不要引进本市其他县区的建筑企业,市内企业迁来迁去,造成市内资源内耗,积极引导建筑业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二)拓展建筑业市场空间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的培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市重大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中,优先考虑本市信誉好、质量高、实力强的建筑企业,为促进全市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建筑业企业参与省内建筑工程,厚建筑业企业省内生存的土壤。

(三)提升企业资质,拓展发展空间

一二级建筑企业承担着大部分重点项目的施工任务,在全市建筑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市建筑生产的中坚力量。各地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稳步发展一二级企业,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申报特级、一级资质,扶植培育小微企业迅速成长。要科学谋划各资质等级分布结构,一二级企业支撑、三级及以下企业生力军做有力补充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