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认真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强化项目第一支撑持续发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稳中向好,转型发展态势强劲,投资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类投资增速持续增长,传统产业投资压舱石作用不减,内涵式发展投资指标增势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正由量变转向质变。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6.6亿元,同比增长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六位。

(二)三次产业投资呈现“两增一降”

2023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1.2亿元,同比增长19.9%,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列全省第三位;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82.6亿元,同比下降6.3%,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92.8亿元,同比增长4.7%,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去年同期的4.8:42.5:52.7变为5.8:39.4:54.8。

(三)产业类投资持续增长

2023年,全市产业类投资完成362.8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二位。分行业看,投资增速呈“六增两降”态势,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仓储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实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3.2倍、1.7倍、36.0%、29.2%、20.8%和3.0%;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仍然下降,分别同比下降36.3%和6.5%。

(四)传统产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2023年,全市工业投资中,传统产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总量完成143.4亿元,同比增长27.6%,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0.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个百分点;非传统产业投资完成139.4亿元,同比下降26.4%,影响全市工业投资下降16.6个百分点,影响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0个百分点。

(五)内涵式发展趋势显露

2023年,我市企业投资正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迈进,为提高我市企业产品质量、促进更新换代、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提供了支撑。一方面,代表改变企业落后生产力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按建设性质分,全市新建、扩建、迁建、恢复类项目完成投资分别同比下降3.0%、18.5%、6.4%、61.3%;而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2.8%,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按构成分,全市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4.5%,而以设备更新为主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实现同比增长3.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4个百分点。

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民间投资下降态势明显

2023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速高开低走,下降幅度较大,增速由1-2月的14.6%,下降到1-12月的-7.6%,一年内增速下降了22.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市三次产业民间投资呈“一增两降”态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23.8%,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5.7亿元,同比下降23.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50.8亿元,同比下降0.6%。

从占比情况来看,自2021年以来,全市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2023年,全市民间投资占比分别为41.6%、40.6%和37.2%,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9、13.6和13.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3、9.1和11.3个百分点。

(二)开发区投资乏力

2023年,全市各开发区(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59.3亿元,同比下降32.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2%,比去年同期下降1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类开发区工业投资完成106.8亿元,同比下降39.8%,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8%,比去年同期下降21.1个百分点。除阳城县开发区外,其余三个工业类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均呈断崖式下降。各开发区(示范区)具体情况如下: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项目谋划,筑牢投资发展根基

项目是地方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项目为王、谋划为根,持续在项目谋划的数量、质量、体量上下功夫,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一方面,项目谋划要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相契合,及早着手,找准方向,精准发力,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项目谋划要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向,加强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产业链的项目谋划,为做大做强“1+130”产业集群,全方位优化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提供支撑。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民间投资活力

要持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准度,开通民营企业投资问题解答专栏并在主流媒体上公布,根据政策发布情况组织专门的政策解读,及时、准确地将政策宣传到民营企业中去;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提高对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的扶持额度,激发投资潜力;三是持之以恒抓落实,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要求,逐条梳理落实情况,加大跟踪调研和督促检查力度。

(三)夯实开发区“主平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要通过发挥开发区投资“主平台”作用,促进全市工业投资健康稳定增长,为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一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技术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准确把握市场规律,促进要素充分流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二是搭建互助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资源,引导企业形成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提高开发区内产业链条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三是要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促进产业与研究深度融合,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