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文化和科技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抓环保、惠民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城市是现代化的代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明显提高。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218.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40.1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8.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5.97%。与2021年末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0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0.48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老城更新改造和丹河新城建设迈上新台阶。“十大片区”特色化改造加快推进,中原街两侧片区、西北片区、东南片区等区域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多彩花海”生态绿化项目,全年市区绿化覆盖面积2365.9公顷,较上年增长3.1%;公园绿地面积为1032.3公顷,增长13.8;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5%。

(二)城市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影响,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能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2022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305.4亿元,排全省第4位,按照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8.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22.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5.1亿元,增长4.1%。

市区实现生产总值425.3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3.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2%;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亿元,下降15.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4%;第三产业增加值316.6亿元,增长2.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4%。市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5%,绝对量增速较全市增速低9.4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22年,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组织收入协调,财政收入增速稳步提升。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2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1.9亿元,同比增长29.0%。从占比情况看,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收入比重为31.5%;其中市区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9.4%,比全市税收收入占比(55.9%)高13.5个百分点,这表明市区财政收入处于健康发展状态。

财政支出不断优化,有效保障了防疫资金和民生相关支出的拨付,加快了保民生及重点工程等各项支出的进度,对经济的稳步恢复起着明显作用。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4亿元,同比增长25.7%,占全市支出比重达31.9%。

(三)发展动能不断积蓄,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

2022年,市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10.7亿元,同比增长6.3%;各项贷款余额为1504.7亿元,同比下降9.6%。从占比情况看,市区存款余额占全市比重为64.5%,贷款余额占全市比重为74.4%。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城市经济逐步复苏。

2022年,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8.9亿元,同比略降1.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689.1亿元,同比增长27.3%;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6.7亿元,增长3.1%。从占比情况看,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59.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占全市比重为45.0%,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占全市比重达62.6%。  市区作为居民消费的主要阵地,三产占比最高,城镇化率100%,三产持续稳健发展。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数达294个,增长22.0%,其中零售业企业数达152个,增长21.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数达59个,增长22.9%。

(四)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加强

202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69元,增长6.6%,排全省第一,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876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4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12元,增长4.2%。

2022年,参加社会保障人数总体增加,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3万人,同比增长5.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7万人,略降1.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0万人,增长2.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8.4万人,下降2.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3.3万人,增长4.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7.4万人,增长5.6%。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率116%,排全省第一。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文卫蓬勃发展

2022年末,市区幼儿园达96所,普通小学达55所,普通中学达3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5所,普通高等学校2所。新改建11所中小学校、20所公办幼儿园,改造30所寄宿制学校,文旅康养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批,晋城一中丹河校区和泽州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高考再创佳绩,包揽全省文理科“双状元”。

市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2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书量达90.6万册,比上年增加3.3%。全域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测评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1万余场次,创作推出《申纪兰》《沁岭花开》《挂壁天堑》等一批文艺精品。

市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31个,比上年增长3.9%,其中医院数达42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394人,增长3.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187人,增长3.7%;医院床位数达5954张;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开诊。

(六)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七叉口连通、太行路中段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个、便民充电桩2003个。2022年末,全市市区实有城市道路面积93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实有公共汽(电)车达562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达2520.9万人次;出租车汽车运营数达1453辆。市区年末排水管道长度为607.2公里,增长2.8%;公共供水管道长度738.7公里,增长2.4%;公共供水总量达4199.0万吨,增长1.5%;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022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持续提升,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完成省定目标。全市9个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五类水质比例为0,排名全省第一(并列),并成功入选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土壤污染风险隐患点位整改率为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二、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偏重工业主导,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显著特征,对煤炭依赖性较大。2022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3.4:66.0:30.6,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建设步伐缓慢,城市发展对区域产业的带动能力和技术支持严重不足,由于依赖能源资源所以容易受原材料和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如何促进转型发展是我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科技支撑城市发展能力不足。城市发展中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自主品牌创新能力都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资源依赖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科技力量不足成为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障碍。

三、加快城市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体现我市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市推进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品质。坚持市县协同、城乡一体,加快构建“一核四极、五指成拳”新型城镇化格局。交通建设方面要打通断头路,延伸拓展主干线,改善道路微循环,完成金村大道南延、红星街东延、百灵街东延等项目前期。加快建设城市展览馆等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多点布局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更新改造城市燃气、供热、供水老旧管网,新改建便民市场。加快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拓展儿童友好型、老年关爱型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提升城市品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让城市有弹性、“会呼吸”。加快主城区第三批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一批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绿化品质提升等项目,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谱写新时代美丽晋城新篇章。

(三)加大高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人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吸引来了人才,有了新增人口,才可能有新增的劳动力和消费能力,城市才可能创造新的价值。随着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高技术人才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发挥中心城市创新的辐射作用,就必须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在将城市创新成果推广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形成良性循环。落实落细人才引进政策,精心打造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