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受需求提振总体乏力、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后半年,全市上下要继续综合施策,持续加大“扩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向好。
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高于全国(3.8%)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9%)0.4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工业生产整体呈现稳中趋缓态势。
2022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增速走势
从三大门类看,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31.0%和16.4%;三大门类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4%、131.7%和5.8%。
从主要行业来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钢铁、煤层气、电力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市,分别增长96.8%、31.9%、15.7%和35.0%,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1个、1.9个、0.8个和0.3个百分点;煤炭、装备制造和化工行业分别下降3.2%、35.4%和2.5%,分别下拉规上工业2.4个、1.2个和0.1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上半年全市列统的71种产品中,31种产品产量较同期增长,增长面43.7%。从重点监测的主要产品看,原煤产量增长1.7%、洗煤增长11.9%、煤层气增长12.7%、液化天然气增长11.6%、光电子器件下降37.4%、工业机器人下降47.8%、矿山专用设备增长86.2%、生铁下降0.2%、钢材增长33.9%、化肥增长4.0%、精甲醇增长0.1%、发电量增长13.7%。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新动能引领增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呈现强劲的发展动力,对工业增长拉动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0%,增速快于规上工业26.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3.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从主要战新行业看,节能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势强劲,分别增长53.0%和25.2%,分别快于规上工业48.7个和20.9个百分点,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12.3%和15.2%。
新入库企业拉动明显。截至6月末,全市共新增月度入库规上工业企业21户,占规上企业数比重的3.3%,实现产值41.4亿元,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9倍,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5.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后续稳增长压力较大
一是需求疲弱,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自3月份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回落且降幅不断扩大。6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3%,降幅较5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PPI同比下降22.3%,降幅较5月份扩大5.8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行对提振企业生产信心、稳定工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产销衔接未见明显好转。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6.8%,降幅大于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17%,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产销率86.36%,为年内新低,市场需求的恢复进程仍较缓慢。
二是外需乏力,出口明显回落。受富士康订单持续减少影响,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1.2%,降幅创年内新高。出口交货值自2022年1-9月负增长以来,降幅逐月扩大,已连续9个月负增长,后期如富士康订单持续减少,工业出口交货值负增长态势将持续扩大。
三是消费品制造业、建材等行业增长相对乏力。上半年,32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增速不达平均水平,其中17个行业呈下降态势。一是多数消费品制造行业呈下降态势。上半年全市规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2%,增速低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其中,除医药工业增长11.7%以外,其它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其他消费品工业分别下降18.4%、9.6%和53.9%。二是建材行业量值双降、旺季不旺。6月份,建材行业产值下降14.4%,1-6月累计下降7.1%;6月份,水泥产量下降3.8%,混凝土产量下降29.0%。
(二)工业企业盈利情况不容乐观
一是超五成行业亏损。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6.1亿元,同比下降37.0%,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5.2个百分点。31个行业大类中,7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从主要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利润总额分别下降36.9%、98.0%、83.4%和56.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18个行业亏损。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10.1%,较2022年1-5月下降5.9个百分点,较2022年全年下降4.0个百分点。
二是民营企业亏损严重。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0.8%;5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288户亏损,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七成;亏损企业中民营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09.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4.0个百分点。
四、 下一步建议
后半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需求收缩等不利因素,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将面临更大压力,全市上下要继续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上来,提振预期信心,强化精准监测,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
一是提振信心,优化民企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以及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助企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强化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行业给予精准政策扶持,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二是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实体经济上补短板,聚焦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培优,重点抓好新增长点尽快入库纳统,形成工业新增量,助力全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重塑、提升。
三是有效推动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落实落细各项减轻企业收费负担政策,强化细化工作举措,确保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让企业轻装上阵。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挖掘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