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各项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但受供给端企业复苏不达预期,需求端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际市场需求收缩等影响,后续工业经济增势承压。

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高于全国(3.0%)6.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7%)5.0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其中3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实现良好开局。

从三大门类看,一季度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46.1%和13.9%;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1个、7.4个和0.3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75.8%和2.7%。

从主导行业来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钢铁、煤炭、煤层气、电力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109.8%、49.9%、1.7%、16.0%和27.8%,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5个、2.5个、1.3个、0.8个和0.3个百分点,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钢铁、煤炭行业引领规上工业增长,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5.5%;装备制造业和化工行业分别下降21.9%和0.9%,分别下拉规上工业0.6个和0.02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一季度全市列统的66种产品中,37种产品产量较同期增长,增长面56.1%。从重点监测的主要产品看,原煤产量增长4.3%、洗煤增长2.0%、煤层气增长15.5%、液化天然气增长6.7%、光电子器件增长7.3%、工业机器人增长60.1%、矿山专用设备增长75.5%、生铁增长45.2%、钢材增长61.6%、化肥增长7.7%、精甲醇下降27.8%、发电量增长9.5%。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

一季度,全市战略新兴产业领跑增长,医药行业增速强劲,新纳统企业对规上工业贡献显著,同时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发力,企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

新动能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4.2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加值同比增长42.3%,高于规上工业增速32.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192.9%)、节能环保产业(59.3%)、新材料产业(39.5%)领跑战新增长。

医药行业增势强劲。《“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是我国医药工业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药和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是重要增长点。一季度,全市医药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5%,增速快于全市工业19.8个百分点,快于2022年全年29.3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在快速生产的同时,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一季度医药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1%,快于全市工业96.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8%,快于全市31.8个百分点。

新纳统企业拉动明显。截止3月末,20户月度纳入规上工业的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数比重为3.1%),一季度实现产值15.5亿元,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28.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在延续之前的纾困政策基础上,又新出台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阶段性优惠政策。小微企业经营环境经营状况明显得以改善,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一季度全市小微企业实现营收256.3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快于全市5.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51.6%,增速快于全市69.8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显现。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深入落实,企业的经营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从企业经营费用看,1-3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7元,同比减少1.3元;四项费用64.4亿元,同比下降7.0%。从企业运行质量看,3月末,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49.3元,同比增加1.2元。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带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面临产能利用率偏低、工业出口降幅较大、装备制造业持续负增长等问题,后续工业经济增势承压。

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复苏不达预期。一季度企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71.0%,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74.3%)3.3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产能利用率78.0%,制造业产能利用率61.8%,远低于全国(74.5%)12.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79.7%。一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显示“一般”和“不佳”的占比达到63%,其中:制造业占比达到72%、私营企业占比达到74%,行业复苏不达预期。

工业产品销售出现回落,出口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0.7%,较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较2022年全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2.2%,降幅较2022年全年扩大22.5个百分点,受海外市场订单减少、美联储加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全市工业品出口预计将进一步收缩。

装备制造业持续负增长。受富士康集团市场订单减少影响,一季度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9%,影响全市规上工业下降0.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自2022年6月份以来,连续9个月负增长。

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同时工业经济面临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国外市场订单持续减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阵痛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行稳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下一步,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上来。持续优化各项经济政策,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分析研判,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加强项目建设,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力促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