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委市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顶格落实促消费政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扭转疫情多发散发频发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不利局面,全市消费品市场在波动中稳步恢复,恢复态势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1:2022年国家、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走势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市场规模接近上年水平,季度增速波动较大

从规模看: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3.1亿元,比上年下降0.6%,增速排全省第5位。分年度看,2020-2022年的三年平均水平为512.8亿元,较2019年增长9.7%,三年平均增长4.5%,较2019年增速低3.8个百分点。总体看,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3年来的消费品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从2023年元旦以来的市场销售形势看,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恢复态势较为乐观。

2: 2019年至今社会消费品零售绝对量

从增速看: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叠加促消费政策发力,全年呈现快速恢复、加速增长态势;2021年,在同期基数前低后高的情况下,全年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022年受疫情冲击程度最为严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个季度增速2正2负,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季度增速波动最大的年份。2022年,一季度处于春节假期消费旺季,同比增长1.1%;二季度和四季度的个别月份出台了消费券刺激政策,但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时间较短,同比分别下降4.7%和3.2%;三季度疫情防控形势较为稳定,叠加消费券刺激效应,同比增长4.5%。

3: 2020年至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走势图

(二)城乡市场受冲击严重,乡村略好于城镇市场

城镇市场是消费的主战场,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区域。2022年,全市主城区及部分县区的县城所在地均遭受较为严重的疫情冲击,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疫情发生月份的销售明显下滑,影响全年经营数据。2022年,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37.2亿元,比上年下降0.7%。

乡村市场的市场主体主要经营生活必需品,受疫情冲击程度略轻于城镇市场。2022年,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5.8亿元,比上年下降0.1%。

(三)零售餐饮同步下滑,出行类和药品类商品拉动明显

2022年,商品零售完成447.9亿元,比上年下降0.7%。餐饮收入完成85.2亿元,比上年下降0.4%。

从限上单位零售额看:1-12月同比增长5.1%,其中: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以及中西药品类商品拉动作用明显,除汽车、石油和中西药品之外的限上单位零售额同比下降3.1%,下拉限上单位零售额1.5个百分点。

一是汽车消费快速反弹,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汽车类商品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2022年,随着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有效缓解,叠加汽车产业链逐步恢复、汽车促消费政策接续实施等有利因素,汽车消费需求有效释放,零售额增势良好。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供不应求。1-12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完成52.1亿元,占全市限上单位零售额比重为31.0%,同比增长7.2%,高于全省8.4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0.3%,高于全省74.6个百分点。

二是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仍是限上单位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2022年以来,油价长期高位运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快,拉动力最强。1-12月份,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完成26.5亿元,占全市限上单位零售额比重15.7%,同比增长20.3%,高于全省18.4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8个百分点。

三是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高增长。2022年,疫情多发频发散发,居民和社会集团在中西药品和防疫物资方面的消费明显增加。1-12月份,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30.8%,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9个百分点。

4:1-12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增速

(四)新入统企业贡献较大

2022年,全市新增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调查单位171个,全年实现零售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54.8%,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5.7个百分点,对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0.6%。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对汽车及石油类商品的依赖持续加大

2022年,限上汽车和石油类商品的高速增长给全市消费品市场带来强有力的拉动,但是长期依赖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小觑。1-12月,全市限上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合计完成78.6亿元,占全市限上单位零售额比重达到46.7%,较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7.6%。因此,石油价格动荡回落,叠加汽车市场饱和度不断提高、汽车消费的增量疲软等因素,都将给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二)升级类商品下拉作用明显

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性增加,消费渐趋保守,非刚需消费意愿减弱,限上商品零售类值中,生活品质升级类消费明显受到制约。其中,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较上年下降39.0%和27.3%,合计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

(三)负增长企业数量较多

疫情对商贸流通领域冲击明显,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经营形势更加严峻。1-12月,全市限上零售额负增长的贸易统计调查单位共计379家,占比达45.0%。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2022年,疫情对全市消费品市场恢复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也要看到,2022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2000.8亿元,同比增长16.8%,消费品市场的韧性犹在、潜力较大。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进一步落实,全市上下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经济工作的优先位置,加快推进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恢复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地见效,推动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企业全面复商复市。

一要切实提振商业综合体、餐饮、住宿、旅游和文化娱乐等受疫情影响极为严重的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的信心,从信贷融资、用工补贴、房屋租金和减税降费等方面给予帮扶,让企业先活下来,稳住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盘。

二要持续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全面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尽快出台我市的汽车和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补贴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停车场和住宅区内充电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三要在百货零售、成品油和住餐等消费领域开展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科学制定电子消费券的发放规模和频次,确保全市消费品市场连续稳定运行。

四是日常生活品的刚需拉动进一步催化新型网上服务体系的构建,相关商贸流通企业需进一步审视自身所处行业,加强线上线下产业融合经营的意识,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积极寻找线上市场发展新的着陆点和促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