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受省内及周边城市疫情多发散发及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等因素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市场销售同比下降。5月份以来,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数字消费券促消费活动,投入资金总额位列全省第二位,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销售冲击较大

上半年特别是3-4月份,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居民出行受限、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叠加上游厂家产能不足以及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在需求减弱和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下,3、4月份全市限上消费品市场销售连续下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亿元,同比下降1.7%。

分季度看:一季度完成140.8亿元,同比增长1.1%;二季度完成123.5亿元,同比下降4.7%。

图1: 2020年至今全市分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

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完成261.8亿元,同比下降2.1%,较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完成47.5亿元,同比增长0.2%,较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

分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完成42.4亿元,同比增长0.1%,较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完成222.0亿元,同比下降2.0%,较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1-6月限上粮油食品、服装鞋帽、日用品和家电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7.2%、28.9%、7.8%和11.7%;化妆品和金银珠宝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8.2%和31.7%。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1-6月限上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0%,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0.7个百分点。

图2: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增速

(二)促消费政策迅速激发市场活力

5月份以来,全省及周边地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在商业消费券和汽车消费补贴等促消费政策的刺激下,限上汽车、石油、通讯器材和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在5-6月均实现较快增长,限上单位零售额降幅明显收窄。1-6月,限上单位零售额83.5亿元,同比下降1.0%,较1-4月收窄6.6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1%(4月份为-4.5%),环比增长32.8%;6月份同比增长12.8%,较5月份加快5.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0.8%。

图3: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

1.汽车消费领跑全省

5-6月,全市汽车消费券投入资金803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政策领跑全省,拉动1-6月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5%(1-5月为-7.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20.7%(4月份为-1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个百分点,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6.7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增长4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2.5个百分点。

2.石油类商品拉动作用明显

政府消费券发放期间,中石化等重点油品企业同步发放企业专用券,拉动石油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1-6月,限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31.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9个百分点,较4月份加快29.9个百分点,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4.3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增长3.6%,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0.6个百分点。

3.通讯器材类商品迅猛增长

在政府消费券的刺激下,智能手机等升级类商品在疫情期间销售短暂受挫后迅速回升。1-6月,限上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0%(增速由负转正,1-5月为-11.1%),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33.2%,较4月份加快14.8个百分点,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0.7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增长137.7%,较5月份加快104.5个百分点,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4.家电消费快速回暖

5-6月,全市累计发放9万张数码家电消费券,受益于促消费政策力度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及物流恢复,家电消费快速回暖。1-6月,限上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1.7%,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下降0.1%,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8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增长20.2%(全省为-32.2%),拉动当月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0个百分点。

二、当前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5-6月,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加快恢复势头,但未能抵消突发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冲击,部分商品零售额增速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住餐企业未恢复正常经营水平,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可能透支下半年的消费潜力,消费品市场稳定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

从1-6月限上单位商品类值看:一是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1、14.4、6.7、21.6和19.6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类商品为负增长。二是化妆品、金银珠宝和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3.2、25.1和70.0个百分点。

从1-6月限上住餐业营业额看:全市161家限上住餐企业中,87家企业(占比54.0%)营业额为负增长,32家企业(占比19.9%)营业额降幅超过30%。其中:3-6月的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均为负增长。

从1-6月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情况看:5-6月,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完成12.3亿元,较前4个月合计零售额多1.5亿元,弥补了前期因疫情和供给不足造成的汽车消费需求未有效释放的问题,但在短期内已透支居民的汽车消费需求,可能对三季度的乘用车销售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恢复的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消费资金,进一步优化数字消费券发放方案,充分发挥促消费政策的“乘数效应”,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全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恢复的发展态势。

二是进一步挖掘乘用车消费潜力。2021年下半年,因汽车芯片问题导致乘用车市场供应不足,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连续6个月负增长。2022年下半年,随着汽车芯片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汽车制造商生产恢复正常,乘用车销售市场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