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无论是分类推进乡村发展,还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无论是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离不开旅游业的助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而晋城市“太行一号路”正是为了发展沿线旅游和产业应运而生。晋城市“太行一号路”全线总里程581.8公里,总投资53.9亿元,覆盖六县(市、区)32个乡镇、4个办事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牵引,坚持“路、景、村、业”四方面一体推进,将走出一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打造一条富有晋城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目前,晋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已全面贯通,现就“太行一号路”沿线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太行一号路”助推乡村振兴

(一)以“路”带面,连接六县、畅通乡村

“太行一号路”的建设和打造,推进了路、景、村、业的统筹发展,打通了乡村振兴的“主动脉”,连接起了全市重要景点景区、集镇所在地、重点村庄,疏通了“毛细血管”,巩固提升了村内道路、连通主线路。

太行一号线旅游公路总里程581.8公里,其中陵川段136.6公里、泽州和城区段共117.6公里、阳城段95.0公里、沁水段180.6公里、高平段52.0公里。起点为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途经陵川、泽州、城区、阳城、沁水、高平,终点止于沁水县龙港镇西河村,接省道坪曲线。建设标准以三级公路为主,路基宽度8.5米。

“太行一号路”建设的带动下,晋城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沿线村庄道路的投资力度,沿线村庄主要道路的修建资金69.8%的村来源于政府,28.4%的村来源于村集体。沿线村庄的交通情况大有改观,路面质量水平大幅提高,沿线村庄的进村和村内主要道路路面全部为柏油或水泥,进村道路41.9%的村为柏油、58.1%的村为水泥,村内主要道路7.2%的村为柏油、92.8%的村为水泥。村民出行更为便捷,沿线通公交的村有237个,公交覆盖率为9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二)以“景”支撑,发展康养、助力旅游

“太行一号路”依托沿线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构建了“一环˙五段˙九锦˙十八支(织)”的景观构架,串联了以王莽岭、珏山、皇城相府、历山为龙头的太行山水、太行古堡四大旅游景区、20个旅游景点、5条高速公路、5条国省道,形成四通八达、外畅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公路网络。

借首届全国性康养大会成功举办的东风,晋城市选取了基础条件良好、康养资源丰富的100个村落和大阳古镇100个明清院落,以“太行人家”为整体品牌,启动了康养产业基础设施“百村百院”工程。目前,“百村百院”工程首批28个康养特色村、30处康养特色院落已建成运营,其中“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有11个,占全部康养特色村的39.3%。沿线村庄乡村旅游和康养接待发展引领全市,沿线47个村庄开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占沿线全部村庄的19.2%,占全市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的22.9%。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农户有334户,占全市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农户的17.3%。

乡村旅游和康养接待发展较好的有:陵川松庙森林康养示范片、陵川横水休闲民宿示范片、泽州南寨医养康养示范片、泽州南岭生态康养示范片、阳城蟒河山茱萸全链条融合示范片、阳城横河运动康养示范片、沁水土沃康养小镇示范片、沁水郑庄生态旅游示范片、高平釜山美食休闲农旅融合示范片、高平陈区“铁炉贡梨”产村融合示范片。

(三)以“村”为本,改善设施、提升环境

“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找准各个村庄的定位,因村施策,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村庄人居环境。经过2019-2021年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的评比,太行一号沿线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入村口道路硬化及村内村外绿树常荫,无乱搭乱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提升。

1、村庄概况

“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共243个,其中城区8个、沁水县67个、阳城县27个,陵川县51个、泽州县41个、高平市49个。县级以上文明村164个,占沿线村庄的67.5%。有合法村庄规划的村95个,占沿线村庄的39.1%。243个村庄全部有村规民约。耕地面积43.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4.1%。常住户数9.3万户,常住人口24.7万人。

2、人居环境

“太行一号路”建设的带动下,沿线村庄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沿线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处理的村为221个,占沿线村庄的91.2%,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资金60.0%来源为政府、40.0%来源为村集体。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的村为40个,占沿线村庄的16.6%,部分集中处理的村为50个,占沿线村庄的20.4%。有公共厕所的村为95个,占沿线村庄的39.1%。

人居环境整治较好的典型:沁水县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村里合理规划垃圾收集点,镇里建设垃圾中转站,县里建设垃圾处理厂,从垃圾产生到无害化利用,实现全程垃圾不落地。高平市铁炉村依托传统古村落的村庄规划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入户(45户);完成了整村厕所革命(105户)、文化中心广场品质提升、传统古院落修复、村内主街电路、网路入地改造、道路铺油,墙体立面美化;新修了古村落广场、对老槐树巷美化提升等工作。

4、基础设施

“太行一号路”建设的带动下,沿线村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沿线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为105个,电子商务配送覆盖率为43.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沿线村庄共有营业面积50平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235个。沿线村庄的1507个村民小组100.0%通电、99.7%通电话、96.2%安装了有线电视、94.8%有宽带互联网、97.1%主要道路有路灯、47.2%通了天然气。

5、公共服务

“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沿线有综合服务站的村为158个,综合服务站覆盖率为6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村为183个,综合性文化服务覆盖率为7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有小学学校的村为52个,小学学校覆盖率为2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为41个,幼儿园覆盖率为17.0%。共有体育健身场所495个、图书室和文化站246个、卫生室330个、执业医师93人。

(四)以“业”为基,谋划产业、提高收入

“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因地制宜布局产业,探索多元产业振兴路径。在启动实施“生猪扩能转型、家禽扩规上档、肉羊振兴升级、蜂业翻番富民、蔬菜智能提升、中药材转化增值”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的推动下,“太行一号路”沿线进一步完善“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完成“一乡一特”产业布局,探索“一村一品”产业路径。

1、六大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生猪扩能转型:2020年末,沿线村庄生猪存栏为9.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0万头,全年累计生猪出栏15.2万头。

家禽扩规上档:2020年末,沿线村庄肉禽存栏42.9万只,全年累计肉禽出栏412.2万只。蛋禽存栏78.7万只,全年累计禽蛋产量1.2万吨。

肉羊振兴升级:2020年末,沿线村庄羊存栏6.1万只,全年累计出栏4.9万只。

蜂业翻番富民:2020年,沿线村庄蜂蜜产量69.5吨。

蔬菜智能提升:2020年,沿线村庄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设施2476个,设施实际使用面积0.3万亩,设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3万吨。

中药材转化增值:2020年,沿线村庄中药材产量1.9万吨,其中人工种植1.6万亩,产量0.8万吨,野生采集1.1万吨。

2、农业规模化初步显现

2020年,“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共有耕地43.3万亩,其中规模化经营面积1.9万亩,规模化经营率为4.3%。种植规模户49个,畜禽养殖规模户380个,农业企业62个,家庭农场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73个、合作社成员5684户。

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典型:沁水县晟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沁水县顺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蔬菜生产及销售龙头企业,高平市建宁乡、陈区镇的生猪养殖小区,北城汇康牧业,北京朔坤30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

3、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拉长

2020年,“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9个,开展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户数7个。

农产品深加工的典型:山西兰花太行中药有限公司的精制中药片和破壁饮片,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连翘茶,山西圣康蜂业有限公司的成熟蜜加工 ,山西沁水农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生猪屠宰厂。

4、农村、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和村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在“太行一号路”的引领和助推下未来将不断提高。

村集体经营收入情况:2020年,沿线村庄有村集体经营收入的107个,占沿线村庄的44.2%。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17个,88.2%在沁水县;100万元以上的有10个,全部集中在沁水县,分别为:龙港镇的柳庄居委、宣化居委、新城居委,郑庄镇的郑庄村、河头村、东大村、庙坡村、孔必村、石室村,端氏镇的端氏村。

村居民从村集体获得收益情况:沿线村庄居民从村集体获得收益的村70个,占沿线村庄的28.8%。其中人均从村集体获得收益500元以上的仅有4个村,分别为:城区的钟家庄办事处的山门村和苇匠村人均收益均为500元,沁水县龙港镇小岭村人均收益580元,泽州县南村镇青杨掌社区人均收益200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沿线村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5000元的2个,占沿线村庄的0.8%;5000-10000元的有120个,占沿线村庄的49.4%;10000-15000元的有60个,占沿线村庄的24.7%;15000-20000元的有60个,占沿线村庄的24.7%;20000元以上的有1个,占沿线村庄的0.4%;。

二、“太行一号路”沿线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房屋坍塌多,空心村问题严重

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孩子的在外读书、年青人在外务工,结婚在县城或市里买房的现实情况,老一辈居住的房子没人看管和居住,很多老房子已倒塌,或已成为危房,导致了空心村的问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浪费土地资源,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泽州县山河镇后街村,作为古村落户籍人口470人,常住人口约150人,其中80余人为老年人,到了冬季全村常住人口20-30人。

(二)村级基础设施薄弱,建设任务重

乡村振兴,基础先行。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影响着农村生产生活甚至发展。近些年来为保障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我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但村级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太行一号路”沿线未通天然气的47.2%的村,取暖主要依靠清洁煤球;已通天然气的村,村民也因为取暖费用太高而放弃使用,依旧采用相对经济实惠的清洁煤球取暖。同时,自2006年开展的“村村通”工程、2010年开展的“户户通”工程以来,部分村道路因年久缺乏维护而路面破损,也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农民满意度的提高。

(三)村集体收入少,发展潜力和保障不足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废除,对农民增收减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也导致了农村集体收入锐减,然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水利建设、村民增收致富等各方各面都需要资金投入,上级配套资金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了村集体收入的支持,村庄的发展潜力和保障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绝大部分自然条件差,收入很少,个别村也只是靠出租地块来获得一点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基本仅挂了牌,没有完全的运行,很难筹资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2020年,沿线55.8%的村集体经营收入为0元,村集体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有33个,占比仅为13.6%。

(四)村级产业谋划不足,难以形成规模

“太行一号路”沿线大部分村庄仍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导,品类较多但总体规模不大、产业链不长,农产品加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也差异很大,除少数特色小镇、文化基地等因政策支持、禀赋突出、规划久远而具备一定基础和稳定市场外,总体上看先天不足、后天缺陷。

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分为三类:一是少数村已经有基础、有市场,但是存在品牌宣传不够、特色发掘不深、文化蕴含不足的问题,比如陵川县杨村镇寺湖村,村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村内有柳编展览馆,村集体也建有柳编手工作坊,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二是部分村虽然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人文自然风景景特色数量优势显著,但是在品牌打造、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欠缺,开发规模不大,宣传不足,市场狭隘,各类景观相互独立,整体联系较弱,只能形成简单的观光旅游,不能带来稳定扎实的集体和村民收入;三是大部分村则是在旅游业及连带服务业方面无基础、无规划、无自身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深入挖掘,即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穿插而过带来了交通和市场方面的机遇,但第三产业起步和发展依然较为艰难。

三、“太行一号路”沿线乡村振兴的建议对策

(一)发展乡村产业,解决‘空心村’问题

针对日益严重的“空心村”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解决:

一是把产业更多留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不能局限于第一产业,应该把重点放到更多的第二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农村有了产业就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让农民有活儿干,就能让农民有钱赚,在农村有钱赚农民就会留在村里,空心村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要深入推进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紧紧抓住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试点机遇,盘活土地资源,整治空心村、凋敝村。

(二)注重规划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太行一号路”沿线许多村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通行后即使有机遇、有潜力、有基础,也很难去主动规划、长远规划以及联系周围资源整体规划,因而往往会有想发展却无方向、无方法的情况。沿线同镇或相邻村的情况总体大同小异,因此建议在村庄规划、项目布局上进行整合,以片区或重要节点为依托进行统一规划,减少重复布局更适合乡村发展。因而政府应当主动引领,尝试引入社会资本,结合各村特点优势整体参与、点面联动、系统规划,为各村的散碎资源、各村之间提供联动发展的枢纽。

要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争取中央和省级层面各类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缓解市、县财政投入困难,集中有限财力有重点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特别加大对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潜力较大村的投资力度,减少对“空心村”的投资力度。

(三)发展村办企业,盘活村集体经济

针对村集体收入较少的问题,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出租、盘活村集体财产。这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是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的一种方式。也是目前绝大部分村集体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因资产的价值,收入相差巨大,一些城中村靠出租、出让土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对于偏远农村,特别是“太行一号路”沿线的大部分村庄来说,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吸引外来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

二是发展村办企业。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村办企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各村党员干部、返乡创业人员和致富带头人等带头在村发展产业、开办企业,是“太行一号路”沿线村庄盘活村集体经济的最好方式。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创办皇城相府集团,集团下辖皇城相府旅游、皇城煤业、相府制药、相府蜜酒、皇城地产等多个产业,2020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2.4亿元,村民人均从村集体获得收益6.8万元。

三是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例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统一经营撂荒地,既解决撂荒地问题,又增加村集体收入;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参与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建设,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做实。

(四)编制产业规划,打造产业品牌

要打造“太行一号路”的产业品牌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一要尽快编制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全晋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实施。不能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晋城其他地方的发展人为隔离开。

二要加大品牌宣传,深挖市场,找准定位。特色民宿、文化小镇、康养基地等建设应当避免千篇一律,做到“一村一品”。历史文化内涵、节日艺术氛围、项目设计风格等都可以作为各村各院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发掘因素,如阳城县李疙瘩村、劝头村的艺术创作氛围营造,坪泉村、独泉村的红色文化挖掘等。要鼓励拓展思路,整合资源,精雕细琢,在艺术享受、人文情怀上下功夫,做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应当注重特色宣传,打造品质品牌,树立良好口碑,发挥新式媒体作用,深挖游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