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克服夏秋汛情、年末周边疫情多点爆发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推进全市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主要能源产品保供成效显著,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能源消费逐月回落。

一、能源供给稳定充足

(一)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1年,国际能源产品价格持续升温,国内煤炭市场整体供应偏紧,煤炭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企业生产意愿强烈,特别是四季度稳价保供政策落地见效,全市原煤生产企业充分释放优质产能,实现原煤产量12524万吨(占全省11.9亿吨的10.5%,占全国40.7亿吨的3.1%),同比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5.7%。有效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的同时,按时保量完成全省、全国保供任务,贡献了晋城力量,体现了晋城担当。

(二)煤层气增储上产成效显著

2021年是省委实施“非常规天然层气增储上产三年行动”的第二年,全市煤层气增储上产步伐加快,全年煤层气产量51.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0亿立方米,增长4.1%。其中,地面抽采产量42.7亿立方米,增长13.1%。

(三)新能源发电爆发式增长

2021年,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17万千瓦,规模工业新能源发电量达11.7亿千瓦时,增长1.5倍,占全市发电量的比重达到4.7%,上升3.0个百分点。其中,水电68.3万千瓦时,增长100%;风电9.9亿千瓦时,增长1.4倍;光伏发电1.8亿千瓦时,增长1.3倍。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将有效改善我市的用能结构,为我市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

二、能源消费增速“前高后低”,能源效率稳步提升

(一)能源消费增速“前高后低”,逐月回落

2021年,受能耗双控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政策等因素影响,能源消费增速呈“前高后低”逐月回落态势。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30.3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同比增长0.3%。一季度累计增长15.7%,全年最高。

分主要行业看,煤炭及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1801.6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的98.4%),同比增长0.2%。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力)447.1万吨标准煤,下降11.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钢铁)268.9万吨标准煤,下降6.0%;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层气)21.9万吨标准煤,增长3.5%;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化工)471.7万吨标准煤,增长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炼焦、煤制燃料、煤制品)210.6万吨标准煤,增长4.6%;煤炭开采洗选业304.2万吨标准煤,增长1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陶瓷)77.2万吨标准煤,增长15.3% 。

分县区看:六个县(市、区)综合能源消费量“三升三降”。“三升”是陵川县、高平市、泽州县(托管口径),分别增长37.9%、9.4%、0.2%;“三降”是沁水县、阳城县、城区(托管口径),分别下降0.4%、4.6%、19.3%。

(二)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增长

用电量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能有效反映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与潜力。2021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2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从三次产业和居民消费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亿千瓦时,增长4.6%;第二产业用电198.5亿千瓦时,增长6.3%,其中,工业用电197.3亿千瓦时,增长6.3%;第三产业用电16.6亿千瓦时,增长17.0%;居民用电11.3亿千瓦时,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用电4.7亿千瓦时,增长6.8%,农村居民用电6.7亿千瓦时,增长6.0%。

(三)煤炭消费量保持下降

按照煤炭减量替代工作要求,煤炭消费量包括原煤(扣除原煤入洗量)、洗精煤、其他洗煤和煤制品四个品种。2021年,全市煤炭消费量2143.0万吨,比上年减少73.0万吨,下降3.3%。

分主要行业看,炼焦行业煤炭消费量132.3万吨,比上年下降19.9%,占规模工业比重6.2%;电力行业1022.1万吨,下降9.1%,占比47.7%;煤化工行业854.0万吨,增长5.4%,占39.9%;钢铁行业72.8万吨,增长12.9%,占比3.4%,;建材行业59.1万吨,增长21.5%,占比2.8%。

分县区看,六个县(市、区) “两升四降”。其中,陵川县煤炭消费量31.8万吨,比上年增长18.6%,占全市比重1.5%;泽州县(托管口径)817.7万吨,增长1.4%,占比38.2%;沁水县91.0万吨,下降0.05%,占比4.2%;高平市295.3万吨,下降6.7%,占比13.8%;阳城县879.8万吨,下降6.9%,占比41.1%;城区(托管口径)27.4万吨,下降11.5%,占比1.3%。

(四)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保持两位数降幅

2021,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0.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7%,测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3%,两年平均下降10.2%,分别比一季度(-11.6%)、上半年(-11.4%)、前三季度(-11.6%)收窄1.4、1.2、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两位数降幅。

分县区看,六个县(市、区)单位工业增加能耗“五降一升”。“五降”是城区(托管口径)、阳城县、泽州县(托管口径)、沁水县、高平市,分别下降20.9%、19.3%、15.9%、13.0%、5.1%;“一升”是陵川县升高6.4%。

(五)能源转换效率稳步提升,能源回收效率略有下降

2021年,全市涉及能源加工转换的规模工业企业186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9.4%,比上年增加56家,提高3.2个百分点。加工转换总效率93.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工业加工转换效率对比表

2021年,全市涉及能源回收利用(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其他煤气和余热余压)企业27户,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5.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能源回收利用率1.5%,下降0.2个百分点。

(六)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值多数下降

2021年,全市监测的8个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中,6个指标值下降,另有2个上升。

2021年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对比表

                                                           单位:千克标准煤/吨

三、存在问题

(一)以电力、化工、钢铁行业为主导的耗能结构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2021年,电力、化工、钢铁行业为主导的煤炭及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801.6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98.4%,与上年(98.6%)基本持平。我市这种以电力、化工、钢铁行业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一方面反映出我市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偏传统、偏粗放,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换代步伐缓慢,新兴产业起步晚,还未形成有效的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效应。

(二)原煤洗选效率偏高,需要引起注意

2021年全市原煤入洗效率98.3%,超过全省(1-11月份原煤入洗效率95.0%)3.3个百分点。与去年(原煤入洗效率98.5%)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目前,国家及省统计局对于煤炭洗选效率超过97%的企业,连续多月、多频次下发查询。在洗煤产量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对我市能耗总量的控制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引起注意。

四、建议

(一)以拓展生存空间为主线,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一是以炼焦、煤化工、煤制油、冶铸、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积极推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现有产能升级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及设备,有序推进产能置换;二是积极推进电力行业现有机组灵活改造进度,进一步发挥大电厂的效率优势;三是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现有能耗设备的数字化水平,同时,全面推进新型节能设备、节能新技术,特别是国家先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一是围绕全市的煤层气产业集群效应,积极完善产、储、调、运销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探索与5G、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人性化的配套体系;二是围绕富士康集团的光学产业优势,加快配套企业培育,强化科研创新,打造属于晋城独有的光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