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抢抓时间、科学施工,续建项目快速复工,新建项目有力推进,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实现了快速增长,建筑业生产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一、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

(一)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具有资质以上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1亿元,同比增长21.5%。比全省平均增速快10.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3位。

从县域看,城区完成41.6亿元,同比增长40.6%;沁水县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27.6%;阳城县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75.6%;陵川县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7.3%;泽州县完成44.1亿元,同比增长12.6%;高平市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36.2%;开发区完成15.4亿元,同比下降9.9%。

(二)建筑业合同额明显增长,建筑业发展基础稳固。2021年,全市具有资质以上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签订建筑合同额286.3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46.2亿元,同比增长50.3%;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140.0亿元,同比增长26.6%。建筑业持续向好发展基础稳固。

(三)房屋建筑业大幅增长,装饰装修业发展迅速。2021年,房屋建筑业产值56.5亿元,同比增长51.9%,占全部产值45.9%;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81.9%,占全部产值5.3%;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56.5亿元,同比下降1.8%,占全部产值45.9%;建筑业安装业产值3.7亿元,同比下降15.2%,占全部产值3.0%。

(四)房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房屋施工面积74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8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2%。施工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反映我市房屋施工企业施工能力不断增强,施工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筑业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在建筑业持续向好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

(一)危与机的矛盾。随着我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在我市纷纷上马开工,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大型项目多数都由外地建筑企业“唱主角”。其中,既有“央字号”“省字号”的集团军,如中交集团、中铁集团、山西一建集团、山西建筑工程集团等龙头企业,也包括省外的一些民营标杆企业。这些企业的到来压缩了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给本地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本地企业多数资质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带领,企业发展面临困局。面对建筑业环境的改变,企业需要重新理清思路,主动挖掘自身优势,在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

(二)呆与活的矛盾。2021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精神,同时对标补考进位,加大了对建筑业的考核。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简单化的工作方法,县区之间出现了一些“挖企业”的现象,对不在本辖区注册的外地企业进行行政干预,扰乱了建筑业市场,降低了市场活力。

(三)快与慢的矛盾。2021年在企业核查、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出现工程进度与统计资料不匹配的矛盾。部分项目工程进度较快,但缺乏能证明企业工程量的印证材料。主要原因一是项目工程量确认滞后。按照项目管理流程,施工项目在一定条件下要进行工程量的确认,但由于资金不到位、技术认证滞后等因素,工程量迟迟得不到确认。二是部分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诉求,故意延迟工程量的确认。

三、对策和建议

(一)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筑行业对税收、GDP等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重大。应该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壮大建筑业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要帮助企业把脉市场、找准风向标,在利税、信贷、招标、企业减负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整个行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各级相关部门,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学习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在企业服务方面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干预,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从而助力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吸引外地建筑企业落户。建议政府层面进一步创新招商思路,出台相关税收、信贷、就业等扶持政策,开展实打实的入企服务,加快吸引外地大型建筑法人单位在我市安家落户,为全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四)要继续加大统计宣传、培训和检查。统计部门要继续加大入企服务,扩大统计知识的宣传,加大统计业务的培训,提高统计检查的力度,围绕企业出现的新问题积极了解、跟进、解决。同时加强部门协调,狠抓入库入统,查堵易漏缺口,优化监测服务,提供统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