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上下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六大战略部署,聚焦“六新”突破,全力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规模工业恢复性增长态势良好。与此同时,受同期低基数和新增企业影响,规模工业能耗电耗在重点行业恢复性增长影响下增长较快。

一、规模工业能耗运行情况

(一)综合能耗、电耗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457家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36.9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5.4%;用电量42.8亿千瓦时,增长15.7%。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受“新冠疫情”和“环保冬防”影响。去年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开工时间普遍延迟至3月下旬,同期基数较低;二是本年新增企业影响。与去年一季度相比,规模工业企业个数净增126家,增长36.8%,综合能源消费量16.7万吨标准煤,增长3.1倍,拉动规模工业能耗增长3.3%。

一季度,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5.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两年平均下降10.9%。

(二)煤炭及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全面增长

一季度,金象化工、晋丰化工、丹峰化工、兰花煤化工等煤化工企业生产全面恢复,主要产品二甲醚产量同比增长148.2%,硫酸增长91.9%,合成氨增长19%,化肥增长15.3%,精甲醇增长3.9%。煤化工行业累计综合能耗197.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5%(拉动规模工业能耗增长6.2个百分点)。

受国内经济复苏大环境拉动,阳城国际、大唐阳电等电力企业发电量恢复性增长,电力行业累计综合能耗114.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0%(拉动规模工业能耗增长3.9个百分点)。

煤炭、冶铸、建材、炼焦和煤层气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达到36.5万吨标准煤、61.3万吨标准煤、12.3万吨标准煤、4.4万吨标准煤、4.2万吨标准煤,同比分别增长31.3%、1.7%、167.1%、9.9%、7.3%。

(三)六县(市、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升三降”

一季度,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陵川县、阳城县、城区(托管口径)和高平市,分别增长103.2%、41.5%、24.5%和15.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沁水县和泽州县(托管口径),分别增长10.1%和5.1%。

按指数法计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泽州县(托管口径)和沁水县,分别下降20.6%和10.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高平市下降8.4%,阳城县、城区(托管口径)和陵川县,分别增长8.1%、8.6%和25.8%。

(四)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涉及能源加工转换的规模工业企业173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7.9%),比上年同期增加53家,增长2.8个百分点。加工转换总效率93.0%,提高2.2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涉及能源回收利用(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其他煤气和余热余压)企业23户,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5.0%,能源回收利用率1.4%,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能耗分布高度集中。受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等因素影响,规模工业能耗主要集中在煤炭、煤层气、炼焦、煤化工、建材、冶铸、电力等7个行业,能耗合计占到规模工业的98.5%,直接决定了规模工业能耗的走势。

二是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有升有降。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看,增幅下降的有煤化工行业和电力行业,分别下降5.6%和1.8%;增幅上升的有炼焦、煤层气和建材行业,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4.5%、13.2%和9.5%,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对我市工业转型发展提出挑战。

三、建议

一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步伐。以煤化工、炼焦、洗煤等行业为重点,加大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同时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为导向,进一步提高产能集中度。以电力、冶铸、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加大绿色、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全面提升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水平。同时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煤机、煤层气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医药、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二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下更大力气推进能源革命,提高能源供给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生产、消纳能力,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实现能源消费体系由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同时,把能耗“双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能源高效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