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全市“四上”企业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一、全市“四上”企业就业特点

(一)企业数量增长,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9月末,全市“四上”企业1116家,同比增加121家,增长12.2%,比6月末增加9家,增长0.8%,直接带动就业总量增加。

在纳入全市“四上”企业统计范围的16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有11个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增加,占比近七成。9月末,全市“四上”企业就业人员29.40万人,同比增加1.31万人,增长4.7%,比6月末增加0.27万人,增长0.9%。

(二)第二产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9月末,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4.13万人,同比增加0.85万人,增长3.7%,比6月末增加0.20万人,增长0.8%。

从就业人员数量占比看,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市“四上”企业就业人员的82.1%,同比虽下降0.8个百分点,但占比仍然超过八成,依旧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分行业看,采矿业就业人员12.57万人,同比增加0.14万人,增长1.1%,是全市“四上”企业中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就业人员12.03万人,同比增加0.10万人,增长0.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就业人员0.50万人,同比增加0.01万人,增长1.7%;开采专业及辅助活动就业人员0.04万人,同比增加0.04万人。制造业就业人员8.66万人,同比增加0.51万人,增长6.3%。其中,煤化工行业就业人员1.35万人,同比减少0.01万人,下降0.5%;冶铸行业就业人员1.46万人,同比增加0.09万人,增长6.5%;装备制造业就业人员4.57万人,同比增加0.34万人,增长8.1%,装备制造业中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3.46万人,同比增加0.32万人,增长10.2%,对稳就业发挥了较强的支撑作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员0.71万人,同比增加0.02万人,增长2.4%。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员0.14万人,同比增加0.02万人,增长16.7%。建筑业就业人员2.20万人,同比增加0.17万人,增长8.6%。

(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和比重均有提高

9月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27万人,同比增加0.47万人,增长9.8%,比6月末增加0.07万人,增长1.3%。

从就业人员数量占比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四上”企业就业人员的17.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同比增加较多,分别增加0.28万人、0.23万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就业人员同比增幅较高,增幅分别达到143.1%、129.6%。其中,作为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住宿和餐饮业业就业人员0.50万人,同比增加0.007万人,增长1.4%,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四)港澳台、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9月末,全市“四上”企业中,港澳台、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11.02万人,同比增加0.92万人,增长9.1%,比6月末增加0.30万人,增长2.8%。

从就业人员数量占比看,全市“四上”企业中,港澳台、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占全市“四上”企业就业人员的37.5%,占比接近四成,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五)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吸纳就业的重要聚集地

9月末,全市开发区“四上”企业就业人员10.89万人,同比增加0.86万人,增长8.6%。比6月末增加万0.60万人,增长5.8%。

分县(市、区)看,各开发区就业人员均有增加。其中,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就业人员8.15万人,同比增加0.76万人,增长10.3%;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人员1.28万人,同比增加0.05万人,增长4.1%;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人员0.71万人,同比增加0.04万人,增长6.0%;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就业人员0.73万人,同比增加0.02万人,增长2.8%;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就业人员0.023万人,同比增加0.003万人,增长15%。

从就业人员数量占比看,全市开发区“四上”企业就业人员占全市“四上”企业就业人员的37.0%,占比接近四成,已成为全市吸纳就业的重要聚集地。

二、需关注的问题

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稳就业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但存在的问题仍需高度关注。

(一)部分行业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力有限,需要引起重视

9月末,有5个行业门类就业人员减少。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就业人员同比减少0.06万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同比减少0.05万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就业人员同比减少0.03万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同比减少0.02万人;教育行业就业人员同比减少0.02万人,该行业在全市“四上”企业中仅有1家,就业人数仅有0.006万人。这些行业规模较小、企业数量偏少,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力有限,需要引起重视。

(二)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仍需高度关注

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并且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大量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后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重点项目建设、再建工程等依次结束或季节性停工,大量农民工将会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增大;加上疫情防控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重点群体就业仍需高度关注。

三、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就业优先,狠抓稳就业举措落实

李克强总理在10月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保住就业就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就业优先,狠抓稳就业举措落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和创业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二)继续加大对准“四上”企业的培育力度

“四上”企业对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四上”企业的入统工作,积极做好小微企业的培育工作,对准“四上”企业重点监测其生产经营状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发展成为“四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