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全面落实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锚定实施“双核”战略,加快建设“五大中心”,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完成171.5亿元,增长5.0%,增速排全市第6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排全市第4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8亿元,增长9.2%,增速排全市第5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0.0亿元,增长4.9%,增速排全市第1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亿元,增长1.2%,增速排全市第2位。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增长稳中趋缓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7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较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亿元,下降0.2%,增速由正转负(一季度增长11.3%),居全市末位;第二产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8.7%,较一季度回落8.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7.8亿元,增长4.2%,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五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5%,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亿元,下降0.2%。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上半年,蔬菜总产量856.8吨,增长14.4%,禽蛋产量1687.2吨,增长16.8%;生猪存出栏量均增长,生猪存栏1135头,增长5.5%;出栏1096头,增长97.8%。

(三)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较1-5月份提升4.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增长36.0%。

从主要行业看:上半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快速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8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175.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明显,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5.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2.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加值降幅收窄,因现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4.1%,但降幅有所收窄(1-5月份下降18.9%,1-4月份下降20.8%,1-3月份下降19.7%,1-2月份下降24.6%),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6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13.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继续负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6%(1-5月份下降13.5%),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水泥累计增长108.3%;商品混凝土累计增长17.4%;多色印刷品累计增长14.0%;单色印刷品累计增长14.0%;电力电缆累计增长13.5%;原煤下降6.4%;矿山专用设备累计下降24.1%;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累计下降83.9%。

(四)多数服务业行业增速略有回落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占GDP比重高达80.4%,是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GDP的贡献率达70.5%,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2%,较一季度提升2.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0%,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较一季度回落3.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3.0%,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下降5.9%,增速由正转负(一季度增长1.2%),居全市末位,下拉服务业增加值0.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下降0.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下拉服务业增加值0.05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下降0.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下拉服务业增加值0.1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回落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8亿元,同比增长9.2%,较1-5月份回落6.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

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继续负增长。上半年,全区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24.9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0%,下降6.4%(1-5月份下降8.0%,1-4月份下降11.0%),下拉投资3.7个百分点;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增长9.6%,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4%,拉动投资0.5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8%,增长32.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3.5个百分点,对投资的贡献率为134.6%,拉动全部投资12.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2.1%。

民间投资增长稳步向好。上半年,全区民间投资完成29.8亿元,增长70.2%,增速较1-5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增速61.0个百分点,占投资的比重达58.7%,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88.3%,拉动投资增长26.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完成24亿元,增长47.2%,占民间投资的比重达80.4%,拉动民间投资增长43.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是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引擎,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等项目中,优化民间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是投资工作的重要一环。

(六)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上半年,全区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不断升级,尤其是春节、端午、五一等节假日,各部门积极抢抓消费风口,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促消费活动,消费需求得到稳步释放,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0.0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3.7亿元,增长9.1%。

餐饮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商品零售。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实现4.3亿元,增长19.4%。商品零售实现49.3亿元,增长8.3%,餐饮收入快于商品零售11.1个百分点。

多类别商品销售保持增长。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势平稳,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6.0亿元和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和32.3%;石油及制品类消费拉动明显。受成品油促销优惠活动推动,石油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9%。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速较快,其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77.9%、43.0%和8.3%。

(七)财政收支实现双增长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1.2%,居全市第2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1亿元,下降2.6%;非税收收入完成4.9亿元,增长5.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6亿元,增长27.1%。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80.8%、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1.7%、教育支出增长19.7%。

三、存在问题

(一)规上工业增长面临压力。一是产值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区38家企业中产值下降的企业有17家,下降企业占总企业个数的44.7%,其中下降超过30%的企业有7家,占总企业个数的18.4%,2家企业停产。二是企业效益不佳。从利润总额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同比下降3.3%;从亏损情况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个数达18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7.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1.3亿元,同比增长21.0%,对企业盈利形成较大压力。

(二)“车”“油”依赖较大。全区限上消费品市场结构较为单一,尤其对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商品依赖较大。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上半年,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合计占限上零售额比重达48.4%,占比将近一半,汽车和石油类零售额在消费品市场中占比过高,易受到政策调整或市场波动的影响。上半年,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9%,拉动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5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下降10.1%,下拉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2个百分点,合计拉动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0.3个百分点,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高以及燃油车增速的持续回落,均表明汽车类消费增长后劲明显不足,降价促销的消费形势已不乐观,而其他商品对全区消费市场的带动非常有限,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存在消费增长乏力的问题。

(三)项目整体推进缓慢。上半年,投资累计新入库项目38个,同比减少2个;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51.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2亿元,计划总投资下降26.0%。加之今年新入库项目多为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的小项目,占所有新入库项目的63.2%,新入库项目数量和质量较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下降,不利于投资增量形成,投资后续增长乏力。目前,在库项目有84个项目投资基本报完,19个为剩余投资为二类费的收尾项目,有效投资项目仅剩余111个,有效投资项目严重不足,仅靠少数投资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四、对策建议

(一)夯实工业增长基础,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一要联合各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及时掌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二要加强对规模企业和拟入规企业的政策帮扶和引导,减轻企业发展压力,解决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促进企业有序扩大生产,推进生产规模上台阶;三要抓订单、降库存。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深挖市内、市外市场潜力,为供、需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抓在手订单、促新增订单、稳“受阻”订单,努力减少重点企业“胀库”。

(二)抓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集中力量抓重大项目、集中资源推重大项目,全方位、全过程、全流程跟踪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项目落地见效扩大投资、稳定增长、积蓄后劲,切实形成有效的实物工作量和投资增量,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二是切实做好投资项目储备,应压实各责任部门的责任,深挖潜力,形成抓投资合力,强化项目意识,聚焦项目建设,营造“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抓项目促投资的责任感、紧迫感。

(三)政策引导抓重点,助推消费再升温。一是深挖消费潜力,以多重举措释放消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点商品的消费潜力,助推消费品质升级。抓住暑期、“中秋”“国庆”等消费旺季节点,针对消费新趋势、新热点、新业态,聚焦以旧换新、文旅产业、家电家装、住宿餐饮等消费领域策划促销活动。二是保持促消费政策常态化。接续开展促消费活动,谋划制定下一步促消费政策,政企联合,举办“促进消费月”系列活动,投入专项资金,继续通过发放消费券和刷卡满减活动,适时开展促消费活动,着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