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用力抓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区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市场需求逐步恢复,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完成168.9亿元,增长6.4%,增速排全市第3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增速排全市第6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1亿元,增长2.7%,增速排全市第5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2.6亿元,增长7.6%,增速排全市第1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增长5.9%,增速排全市第4位。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6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亿元,增长0.8%,较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3%,增速较一季度回落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拉动GDP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7.5%,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6.5%,拉动GDP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加快回升,反映出全区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图1:2021年以来城区GDP累计增速(%)
(二)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0.8%。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上半年,夏粮亩产321.8公斤,下降1.5%;蔬菜总产量401.2吨,增长14.9%;生猪存栏12493头,增长6.8%;出栏12281头,下降0.2%。
(三)工业经济低位运行
上半年,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较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下降12.1%,降幅较5月份收窄5.0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上半年,煤炭行业拉动明显。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4.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1%(5月当月下降18.4%)。铸造业继续回落。铸造业增加值下降8.8%,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均由正转负。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7%(1-5月份增长4.1%),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1.4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0%(1-5月份增长22.0%),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0.1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钢结构累计增长94.8%;原煤累计增长23.4%;铸铁管累计增长10.2%;多色印刷品累计增长2.7%;单色印刷品累计增长2.7%;铸铁件累计下降5.5%;服装累计下降13.8%。
(四)服务业重点行业不断向好
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81.1%,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的贡献率达96.5%,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经济循环的畅通有序和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的明显回升,整个服务业呈现回暖向好的形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低于全市(7.7%)0.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1.3%)6.2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0.0%,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2%,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1%,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4.9%,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
(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1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较1-5月份回落6.9个百分点,较1-4月份回落13.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6.7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呈现倒“V”型发展趋势,下行压力较大。
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区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8.0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3%,下降2.5%,增速由正转负(1-5月份增长6.6%),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8.1%,下拉投资1.6个百分点;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增长119.1%,增速较1-5月份加快69.6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114.4%,拉动投资3.1个百分点。新入库投资项目截止目前共40个,计划总投资70.7亿元,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16个,占比达40.0%。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虽占比重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因此对符合条件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应重视起来,及早跟进,及时入统。
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企稳态势。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1%,增长3.4%,增幅较1-5月份回落9.3个百分点,高出固定资产投资0.7个百分点,对投资的贡献率为43.7%,拉动全部投资1.2个百分点。一季度受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保持高速增长,进入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呈现企稳态势。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9.9%,较一季度回落46.5个百分点,较1-4月份回落91.0个百分点,较1-5月份回落8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0.6%,较一季度回落51.6个百分点;较1-4月份回落96.8个百分点,较1-5月份回落88.4个百分点。
康养产业投资增势明显。上半年,我区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4.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0.0%,增长219.9%。近年来我区围绕晋城市建设国家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以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深耕康养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文旅康养产业在以凤城康养中心、东滩会、瑜园二期、禾瑞尚康妇幼医养中心等项目的带动下,上半年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共计完成投资10.4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为22.1%,推动“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做实重大项目,用高质量项目支撑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我区在促消费、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上聚力用力,多措并举,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常态化开展促消费活动,搞活"夜间经济",推动汽车、家电、零售、餐饮等重点消费扩面、增量,增强市场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消费市场持续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2.6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8.9亿元,增长7.4%。
餐饮收入增长快于商品零售。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实现3.2亿元,增长19.7%,增速较1-5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实现45.7亿元,增长6.6%,增速较1-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快于商品零售13.1个百分点。
多类别商品零售较快增长。从商品类别看,基本民生类商品支撑有力,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4%,拉动限上零售额1.6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增长84.2%,拉动限上零售额1.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家电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同比分别增长24.3%、43.9%、56.2%。汽车类零售继续下滑,因前期促消费政策使汽车市场购买力透支较多,现汽车销售“遇冷”,上半年,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5.0%,增速由正转负(1-5月份增长0.3%),1-4月份增长7.6%,一季度增长11.7%。
(七)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1-5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3亿元,下降1.3%。非税收收入完成4.7亿元,增长15.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8亿元,下降17.7%。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18.5%;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6.6%;教育支出增长10.6%。
三、存在问题
(一)规上工业持续低迷。今年以来,受煤炭和铸造两大主要行业持续下行的影响加之部分企业关停、市场需求减少,企业成本增加等原因,工业增加值持续低位徘徊在1%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2月份0.4%、1-3月份0.7%、1-4月份1.9%、1-5月份1.3%、1-6月份1.5%。虽然新入库企业增长快速,但总量小,发展不稳定,对工业整体拉动力较弱,新增动力不足。
(二)消费增长支撑点匮乏。消费市场商品结构单一,过分依赖汽车、石油两大类商品,两大类值1-6月份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为51.8%。今年以来,受汽车销售影响,我区限上零售额增速逐月回落,1-2月份1.1%、1-3月份15.1%、1-4月份12.1%、1-5月份8.2%、1-6月份7.4%。若剔除出石油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全区1-6月份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3.8%。
全区消费品市场全面发展和个别商品类别比例过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缺乏新的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消费热点,未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多点支撑。
(三)工业技改投资严重不足。 由于我区是主城区这种特殊区位特点,第二产业投资占比相对较小,第三产业投资占我区投资比重超九成,三次产业占投资的比重为0.9:5.0:94.1,第二产业投资贡献不足。上半年,全区在库工业项目仅有1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3个,完成投资2.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3亿元,同比下降11.6%。
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低、增速低,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区投资增长。其中,工业技改投资目前在库项目仅有7个,较去年增加2个,计划完成投资11.8亿元,累计完成3.6亿元,本年完成1.6亿元,进度较慢。从企业看,目前我区主要工业企业以冶铸为主,普遍存在企业技改投资能力不足,主动参与技改的意愿不强的问题,多数企业没有工业技改投资项目。由于产业层次偏低,企业产品多数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比重偏低,加之行业市场不景气、产能开工不足、生产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企业的工业技改投入被大大压缩,制约了企业技改的推进。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工业投资的增长,应当引起重视。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提升调度工作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强化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投资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振精神状态,科学施策,补短强弱,精准调度,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各工作专班作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深挖工业潜力强支撑。一是要夯实基础,确保工业企业产值稳定。加快督促煤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科学组织设备检修,保证安全生产。二是要加强对冶铸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测调度,协调解决成本上升、销售不畅、材料供应等问题,推动产值下降的行业尽快恢复增长。三是要畅通供销衔接,针对市场需求不足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品推介、展览展销、互采互购、供需对接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是针对新入库项目减少问题,要加强项目筹划,围绕重大工程、产业链紧缺环节和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领域,积极谋划推动一批优质项目,切实解决投资后劲不足问题。二是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抢抓施工黄金期,倒排工期进度,力促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对新开工项目靠前服务,加强用工、用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保障。三是增加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全力稳住工业基本盘。结合我区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提高工业项目储备,推动更多优质工业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
(四)充分挖掘消费潜力。一是要稳定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实施强有力的消费刺激政策,比如延长购车专项补贴、升级专项购物券等方式,刺激汽车、成品油、家电等传统主导型消费。二是要提振居民消费意愿。紧抓“夏时令”和中秋假日、暑期等消费旺季,加大零售、餐饮专项消费券等促消费补贴力度。三是积极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如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健康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商品、住宿、餐饮、纪念品等的消费。利用南大街、龙马湖等新兴旅游热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特色品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实现休闲旅游与市场销售的良性互动,从而带动消费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