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抓工作发力早、力度大,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市经济延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为49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8%)、全省(6.5%)3.3和1.6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01.8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2.7亿元,增长5.6%。

分县(市、区)看,一季度生产总值按增幅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泽州县13.3%,阳城县9.7%,高平市8.1%,沁水县7.8%,陵川县7.6%,城区4.1%,开发区-0.9%。

(二)工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季度工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增长主引擎作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对GDP贡献率为68.7%,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6.5%)、全省(11.0%)6.6和2.1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3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

从规上工业主导行业看,煤炭行业增长12.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9个百分点;煤层气行业增长13.6%,拉动增长1个百分点;冶铸行业增长29.9%,拉动增长1.3个百分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02.9%,拉动增长3.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0.6%,基本无拉动;化工行业下降17.6%,影响规上工业下降0.6个百分点;电力行业下降9.2%,影响下降0.4个百分点。

从考核指标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5.3%,比规上工业快12.2个百分点。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4.1%,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

分县区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高到低分别为:泽州县19.7%,阳城县12.8%,城区11.4%,高平市11.2%,沁水县9.2%,陵川县8.1%,开发区-3.3%。

(三)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全市春耕备耕进展顺利,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排全省第2位。在田小麦苗情良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1.5%。初步统计生猪出栏增长14.4%,禽蛋增长22.5%。

(四)服务业平稳运行

我市服务业在突发疫情冲击下承压前行,表现出一定韧性,保持了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为182.7亿元,同比增长5.6%,对GDP贡献率为30.5%,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得益于能源产品销售旺盛,批发和零售业增长较快,增长8.1%。其次是金融业增长7.2%,交通运输业增长6.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7%,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9%,房地产业增长3.0%。疫情对住宿餐饮业影响较大,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0.6%。

(五)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0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9.3%)、全省(14.3%)5.2和0.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5位,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8亿元,增长29.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7.8亿元,增长31.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8.4亿元,增长3.9%。

从投资类型看,民间投资完成26.4亿元,增长12.1%。工业投资完成27.8亿元,增长31.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2亿元,增长48.4%。

从考核指标看,一产投资增长29.3%,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8个百分点。产业类投资完成31.4亿元,增长26.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5.5%。

分县区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按增幅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阳城县23.9%,泽州县19.2%,开发区19.1%,高平市12.8%,沁水县12.6%,陵川县10.5%,城区0.6%。

(六)市场消费受疫情冲击较重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0.8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分别低于全国(3.3%)、全省(2.1%)2.2和1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1位。

从城乡区域看,城镇市场完成零售额115.5亿元,同比增长0.6%。乡村市场完成零售额25.3亿元,同比增长3.0%。

从零售业态看,餐饮收入完成零售额23.2亿元,增长5.7%;商品零售完成零售额117.6亿元,增长0.2%。

分县(市、区)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累计增速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沁水县3.7%,高平市3.1%,陵川县3.0%,阳城县2.5%,泽州县1.5%,开发区0.8%,城区-0.1%。

(七)财政金融执行优秀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7亿元,同比增长91.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4.2%)、全省(51.4%)67.5和40.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86.1%,增收18.1亿元;非税收入完成36.5亿元,同比增长98.1%,增收18.1亿元。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99.9亿元,同比增长30.2%,增支23.2亿元,其中,民生支出8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4%。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165.2亿元,同比增长12.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98.8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66.3%。

(八)外贸进出口下降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6亿元,同比下降54.1%,低于全省(-8.2%)45.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1位。其中出口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9.4%;进口总额8.1亿元,同比下降61.1%。

(九)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涨幅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3月当月环比上涨0.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一季度交通和通信上涨4.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9%,居住上涨3.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5%,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持平;衣着下降3.4%,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6%。

(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191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低于全省(6.3%)0.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6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610元,增长5.9%,增速高于全省(5.6%)0.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075元,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6.2%)0.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5位。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市快速、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变化和突发疫情考验,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韧性强、活力足的特征进一步彰显。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国内疫情散发影响仍在持续加剧,供给和需求仍面临较多制约。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扩大有效投资、激活居民消费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外需变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面临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文旅、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恢复比较艰难。

(一)产业行业结构进一步倾斜

新形势下,我市全力完成稳增长任务的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行业内部结构持续向传统行业和头部企业倾斜。从产业结构看,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5.6%)低于GDP增速(8.1%)2.5个百分点,增速差比上年全年扩大1.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与GDP增速的差距呈扩大之势。一季度三次产业比重为1.7:61.2:37.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较低,长远来看不利于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从工业看,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中煤炭行业占比77.4%,比上年全年(73.2%)提高4.2个百分点,工业中“一煤独大”的特征愈加突出。从制造业看,制造业占比仅为14.1%,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一季度富士康集团增加值占全市制造业比重为75.6%,比上年全年(81%)缩小5.4个百分点,但制造业中“一康独大”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储备不足

在库规上工业企业增量较小,在库项目增长较慢。一季度,规上工业净增企业3个。6个新入库企业均为小升规企业,新投产企业为零。6个企业年营业收入均不超过3000万元,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有限。截至3月末,全市在库项目1248个,同比增长13.6%,增速比去年同期(33.8%)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1个,同比增长41.9%,增速比去年同期(72.2%)回落30.3个百分点。本年投产项目个数13个,比去年同期多2个,增速(18.2%)回落4个百分点。

(三)投资拉动作用有限

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徘徊全省中游,1-2月排全省第6位,一季度排全省第5位,存在项目开复工不足和基础设施投资下降等问题。项目开复工不足,全市新建项目开工率44.1%,续建项目复工率75.3%;其中新建项目应开未开城区12个、开发区3个、市本级1个,部分开复工项目进度缓慢,未形成有效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9亿元,同比下降25.2%,影响全市投资增速下降7.2个百分点。

(四)疫情严重冲击市场消费

3月突发疫情影响,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升级,导致商贸流通企业歇业,跨省、市物资流通不畅,成本费用攀升,各类生活必需品和汽车等大宗商品购进困难,市场供应不足,婚庆宴会及其关联企业均不能正常经营。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分别低于全国(3.3%)2.2个百分点和全省(2.1%)1.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末位。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由正转负,大幅下滑,增速(-8.6%)比1-2月(4.3%)回落12.9个百分点。3月份限上22个商品类值中,17类商品出现下降。其中服装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等日用品和大宗商品分别下降31.9%、6.3%、1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等升级型商品分别下降51.9%、34.3%、30.3%。消费受创较重,恢复元气需要针对性措施和时间。

三、建议

下阶段,全市上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努力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

密切关注煤炭、化工、装备制造、铸造、电力等重点行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对限产、缺工、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对行业生产运营情况影响的动态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持续巩固提升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础。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二)以亿元以上项目为抓手,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目前在库的1248个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共有476个,占比38.1%;一季度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到83.3%(10亿元以上占33.2%,1-10亿元占50.1%)。项目建设的主要工作方向应当侧重于这部分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挂图作战,加强重点监测和跟踪服务,切实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三)加大对工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我市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工业,各地竞争的焦点也在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制造业占比上升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点。建议在下一步招商引资中对工业项目特别是制造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大优惠力度,促进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市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力促消费早日脱困

强化商贸流通领域的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住宿餐饮企业成本负担,推动餐饮饭馆、酒店宾馆、临街商铺开源扩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破解停车、占道经营等难题,积极推动发展夜经济。多措并举稳定汽车消费市场,挖掘汽车消费潜力,推动老旧汽车更新,壮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使用环境,引导汽车消费升级。激发小微企业零售活力,优化小微零售企业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小微零售企业创新活力强、经营灵活、接地气等独特优势,积极建设商业聚集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