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上下持续巩固并统筹实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工业经济延续去年以来稳定恢复向好态势并实现良好开局。受同期基数偏低、鼓励员工就地过年、企业节后快速复产等因素叠加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剔除同期疫情影响,工业生产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同步恢复改善。
    一、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快于全国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7%(去年一季度为下降1.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12.1%,快于全省(9.3%)和全国(6.8%)平均水平。从排名看,一季度全市工业增速排全省第4位,较1-2月份前移2位。

(二)行业增长面扩大,重点产品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87.5%,较2020年提高39.2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采选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增速超过1倍。从主导行业看,煤炭行业增长29.5%、装备制造业增长21.5%、电力行业增长21.1%、化工行业增长20.5%,分别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0.0、1.4、0.8和0.7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冶铸行业增长8.5%,增速较为平稳;煤层气行业下降2.5%。分产品看一季度,全市77类产品中,64类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83.1%。其中,原煤增长14.2%,洗煤增长55.5%,化肥增长15.3%,发电量增长19.6%。

(三)减负纾困效应明显,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62.6%;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增长26.2%。六大主导行业中,冶铸行业利润总额增长1倍以上,煤炭、煤层气、电力利润总额增速均超过30%,化工行业扭亏为盈。

降成本效果显著。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7.3元,同比减少0.1元,其中,煤炭行业同比减少6.3元,化工行业同比减少7.9元;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13.1元,同比减少1.5元,其中,煤炭行业减少0.5元,化工行业减少6.4元。

二、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呈现的新变化

(一)新增企业拉动明显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较2020年12月新增112家,新增企业完成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8倍,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0.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7.1%。新增企业中煤炭企业完成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5.7倍,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倍。金鼎煤机、金工铸业、汉通鑫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三)私营企业成长迅速

随着各项减负纾困政策落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发展成长迅速,工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一季度,私营企业总产值增长64.7%,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2.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3.6%。私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倍,实现利润增长6.5倍。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压力

(一)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转型发展后劲不足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较2020年一季度净增115户,其中煤炭企业57户,占49.6%;净增企业完成产值39.1亿元,其中煤炭企业完成产值28亿元,占71.6%,净增企业中煤炭企业增加值占比高达83.5%。受此影响,全市规上工业中制造业占比17.9%,较2020年1季度(19.0%)下降1.1个百分点,较2020年全年(24.4%)下降6.5个百分点。

(二)富士康订单减少,利润下滑严重

一季度,受订单减少影响,富士康集团产值同比仅增长10.8%,增速较1-2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下降6.9%,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0%,利润总额下降74.2%。受此影响,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1-2月份回落15.6个百分点;光机电行业增速较1-2月份回落9个百分点。

作为我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富士康产值增速的高低不仅影响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还影响着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一季度,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7%和8.9%,均低于规上工业实际增长速度。

(三)大中型企业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一季度,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4%,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4.3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71.5%,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仅为38.8%,支撑力度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小微型工业企业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6.1%,高于大中型工业企业72.7个百分点,其增加值总量占比为28.5%,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61.2%,贡献率高于总量占比32.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向好态势并实现首季“开门红”。但也要看到,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下一步,要全力推进煤炭煤化工、钢铁铸造建材、煤层气等优势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引导大型骨干企业增强快速适应形势和政策环境的能力,激发实体企业活力;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培育龙头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及时注入新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