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内需不振,全市工业经济一度呈现下滑态势;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趋稳,企业复产率稳步提升,各项经济政策形成合力,前三季度工业增速持续加快,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回升,向好趋势愈加明显。但是受去年翘尾因素影响,新增长点能否接续将是工业经济持续回暖、稳定增长的关键。

一、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工业经济平稳回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7.0和2.3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全国(1.2%)、全省(3.0%)4.2个和2.4个百分点,位列全省各市第一方阵,排全省第3位,较一季度前移4位,与上半年相同。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回升、稳中向好态势。

(二)行业增长面超三成,多数行业增速快于上半年

前三季度,全市29个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34.4%。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四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与上半年相比,有1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占行业总数的65.5%。从全市主导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增长16.0%(其中,光机电增长19.8%)、冶铸增长7.3%,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0.6个和1.9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煤炭增长4.0%、煤层气增长0.2%,增速较为平稳;电力和化工分别下降3.6%和8.6%。

(三)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超六成产品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全市53种工业产品中,33种产品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或降幅收窄),占全部工业产品种类的62.3%;20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重点监测的原煤、洗煤、煤层气、甲醛、化肥、水泥、生铁、粗钢、钢材、金属成型机床等产品分别增长5.9%、44.8%、10.7%、17.6%、1.3%、6.9%、4.9%、11.2%、10.8%、141.2%。

(四)六县(市、区)均呈增长态势

前三季度,全市六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均呈增长态势,其中,高平(7.4%)、阳城(7.4%)、泽州(托管口径3.6%)、沁水(2.2%)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加快2.7、4.2、3.0、1.2个百分点,城区(托管口径13.8%)、陵川(2.6%)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二、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呈现的积极因素

(一)新动能增长较快,战新增速领跑全省

前三季度,我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3%,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8.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8.8%,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5%。

前三季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1%,增速较上半年加快6.6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10.7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位。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增长18.8%和17.2%,两个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1.5%。

(二)企业生产基本恢复,企业家信心指数回升

根据三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专项调查显示,全市174户景气调查企业中,159户企业生产达到正常水平,占景气调查企业数的91.4%,较一季度提高29.3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5.4,较二季度提高5.3个点,企业景气指数123.5,较二季度提高1.4个点。随着企业生产完全恢复,全市经济运行必将回归高质量发展常态,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将形成有力支撑。

(三)减税红利释放,企业经营状况在逆境中改善

一季度,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各项成本费用高企,收入下降。为使企业在逆境中坚定信心,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缓征免缴、补贴优惠等政策,企业经营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12.82元,同比减少0.34元,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减少了2.13元、0.2元。前三季度税金总额和税金及附加分别下降12.3%和14.3%,企业经营费用的下降,改善了企业的盈利状况,特别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9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8.7%,较3月末和6月末分别缩小15.3个和5.3个百分点。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压力

(一)同期翘尾因素明显,全年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加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工业经济不断向好,制造业占比上升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考核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制造业占比上升率全省第3,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1)。但是,受去年同期翘尾因素影响,全年工业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制造业占比上升率和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等主要考核指标面临下行压力。

从工业增长来看,去年四季度,受煜盛公司入库及富士康订单增多等因素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四季度当月增速分别为10.9%、10.0%和20.4%。其中,煜盛月均产值7亿,富士康月均产值达17亿(前三季度月均产值不足10亿),海装风电12月份上报产值3亿(全年5亿)。从目前来看,今年四季度新投产大企业入库概率较小,富士康和海装风电生产相对平稳,全年工业保持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较大努力。

从考核指标看,煜盛、富士康及海装风电3户企业既是制造业重点企业(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3.5%),又是战新产业重点企业(占战新产业总产值的58.2%)。按照目前企业预计情况测算,受去年四季度翘尾因素及煤炭行业增长挤压,全年制造业占比上升率预计将由前三季度的2.0个点降至1.1个点,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速将由16.1%降至10%左右,两项指标全省排位将面临后退风险。

(二)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利润处于下降通道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延续了上年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且降幅持续扩大。1-8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2%,在主导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7.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9.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5.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2.0%。与此同时,全市重点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企业效益。9月下旬,煤炭均价514元/吨,同比下降9.8%;煤层气1.386元/M3,同比下降21.8%;液化天然气2624.5元/吨,同比下降22.1%。

受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产品库存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盈利状况未明显改善,利润连续13个月处于下降通道,工业效益状况仍需引起关注。1-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04.4亿元,同比下降31.1%,降幅虽然较一季度(-35.3%)和上半年(-32.2%)有所收窄,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28.7个百分点。其中,降幅较大的有煤炭行业利润下降43.2%、煤层气行业下降30.7%、冶铸行业下降7.2%。化工行业呈亏损状态,亏损4.0亿元。

(三)疫情影响需求,企业存货上升、出口下降

从存货看,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国内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贸增长总体放缓,客观上造成世界贸易的减少,9月末我市规上工业产成品存货55.1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装备制造业9月末产成品存货达15.5亿元,同比增长22.1%。

从出口交货值看,由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推进较快,一季度,晋城富士康开工较早,全市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长41.0%。4月份以来,国内疫情防控趋于稳定,晋城富士康订单外流,我市出口交货值下降至个位数。1-9月份,受国际疫情及富士康产品色差导致订单退货等因素影响,全市共完成出口交货值58.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9月份完成出口交货值8.9亿元,同比下降14.2%。

四、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几点建议

(一)抓企业入库提增量。做好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对象的指导和扶持工作,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要借助“小升规”企业培育平台,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绿色发展的优势产业、非煤企业,持续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为规上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新鲜力量。

(二)抓企业转型促升级。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加快主导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注重把企业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流程再造、组织结构调整、品牌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煤炭煤化工、钢铁铸造建材、煤层气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另一方面,坚持以科技、管理、市场、品牌引领的创新驱动基本方针,加快发展光机电、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产业,抢抓战略机遇,提高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三)抓企业帮扶增后劲。继续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支持和引导小微企业实现跨越发展。落实好降费减税政策,改善融资环境,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搭建资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政策服务平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其做大做强,奋力夺取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胜利。